本报讯(记者 荣含含)昨日,在位于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内的“汀语咖啡厅”柜台前,负责人田黎同学笑着告诉记者,咖啡厅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急需招聘两名员工。据了解,这个咖啡厅是学校出场地,校友出资开办的,“老板、员工”全是学生。
该校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周正介绍,他一直鼓励学生创业。去年,在各方支持下,学校特意在校图书馆一楼开辟了一块约50平方米的场地,免费供学生们创业项目使用。虽然有了场地,但项目所需的大笔资金却令老师和同学们犯了愁。此时,该校2000级的一名校友雪中送炭,提出愿出资帮学生创业。2008年8月,一家耗资16万元的Cye.com.cn漂亮咖啡厅建成。“我仅仅是想帮学生,身份并不重要!”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出资人却十分低调,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职业。他还表示,如果可能,他还愿在更多的高校帮助更多的学生。
据介绍,咖啡厅建成后,负责选拔学生管理团队的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云便立马在校网站及校园各处张贴海报,希望有意创业的学生团队前来“竞选”。经过多场选拔、层层过关,最终来自经管学院的田黎及其带领的团队,凭借优异的方案胜出。
“实际远比想象中更辛苦!”田黎告诉记者,开店之初,面对激烈的竞争,咖啡厅的生意并不理想。在对周边市场进行分析和调查后,他们立即调整方案,不仅销售咖啡、还增售了面包、冰激凌蛋糕等产品,最终让不少追求时尚的大学生变成常客。目前,咖啡厅每月能保证2~3万元的进账。一般情况下,每个员工每月能获得200元的“工资”。田黎说,店里的普通员工各方面并不比当负责人的自己差,管理得不好,极易产生矛盾。每当有分歧时,创业基地的老师就会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对他们起到了不少帮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