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纯鹏说:“这就需要国家就业、人事政策做出调整,要鼓励人才向相对落后的地区流动。国家应建立某种保障机制和补偿机制。”他认为,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就是缺少这种补偿和保障机制,如果这些政策跟上了,相信会有助于引导人才流向中西部,流向基层,解决就业难题。
河南团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工程系主任李勤也表示,现在的大学生宁愿和城里的农民工、下岗工人抢饭碗,也不屑于到乡镇寻求发展。李勤建议,由政府设立准村官、准公务员这样的岗位给刚毕业的大学生。龚立群也指出,小城镇、农村还很需要技术人员、医生、教师,天地很广阔,建议大学生们投身到“非大城市”地区的建设中去。
地摊儿不好练 创业要慎重
对于呼声很高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宋纯鹏并不赞成。“对于大学毕业生创业,我不反对,但风险大,要慎重。”他说,创业不仅要有激情、勇气和智慧,还要有金钱。大学生一没钱,二没有阅历。而且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如果只凭一腔热血去创业,风险很大。“就说最普通的练地摊儿吧,不仅需要眼尖、手快、腿勤,还要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大学生练摊儿不一定能练过农民工。”他认为,大学生应该先找一份工作,积累一些经验,再创业会比较好。“目前,就业机会不是很好,创业机会也不一定很好!”驻豫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说,“创业不仅需要激情,还需要规划和环境,不能单单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才去创业,要给自己的创业一个明确的动机;从创业支撑的环境来看,金融危机下的创业环境并不怎么样。目前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在广东只有1%,从整个情况来看,当前不太适合创业。”
“白领梦”破碎 “蓝领梦”拾起
“现在,哪个学校都想培养高级白领,但社会哪用得了这么多高级白领!坦白说,社会职业的金字塔要想稳,还是要把地基打牢了才行,一些基础性的、技能型的工作需要的人才数量更大,也可能更有作为。”宋纯鹏说。
作为企业老总的宋丰强和宋纯鹏的观点不谋而合:“说实话,我们招一个大学生比招一个用得趁手的技师容易多了。”他们一致认为,目前的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问题——专业技能型人才紧缺,于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现在的大学应该加强职业方面的教育和投入,培养出更多社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蓝领’人才”。
针对这个问题,李勤则直言:现在的大学尤其是一些名牌大学,他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实习途径,简直是在走过场,还不如职业教育院校呢!“现在很多高校,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比如,高校学生都有实习的机会,结果高校把学生推出校门,让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单位,不管不问;更有甚者,学生随便找个单位盖个公章,就算实习了,学校也不核查。”李勤说,这种没有实践能力的学生走向社会,哪个企业愿意用?这就是大学教育的失败之处。“高校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观,大学生就业难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李勤说,高校也应该放下培养白领的架子,扎实稳妥地培养好蓝领(阅读更多蓝领的相关消息,请登陆东方今报 旗下网站:今报网)精英,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