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金融危机的发展动向及其影响,仍有不确定性。为此,我们应当从长计议,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成果,以创新思维跳出传统模式,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系统化地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与机制、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改革 在全球经济寒潮冲击下,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为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中央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举措。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提出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以为缓冲;又要求和鼓励科研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为此支付的劳务性费用和社会保险费补助可由项目经费列支。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2009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施引导升学、技能培训、职业见习和就业援助等六大专项计划;加大就业服务和指导力度,等等。与此同时,各高校加大了相关工作力度;社会方方面面包括企业、行业协会、共青团、民政部门等也积极行动,“助推”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 可以相信,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有望较为顺利地推进。但是,金融危机的发展动向及其影响,仍有不确定性,为此我们应当从长计议,从战略的高度和机制的较深层面来思考和破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例如,自去年下半年起不断蔓延的经济不景气是否会延续到明后年?影响会有多大?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Cye.com.cn消费结构变化将对社会就业结构产生什么作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方式和内容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矛盾应怎么克服?为缓解眼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而由政府“埋单”的新增就业岗位,“投入-产出”效果如何?等等。 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成果,以创新思维跳出传统模式,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想,我们需要系统化地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与机制、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