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00万大学毕业生何去何从?
cye.com.cn
时间:2009-3-20 12:36:46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
|
二、掌握专业技能
如今,很多企业在招聘中越来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就是专业能力,而非学历。一般来说,学历仅意味着更雄厚的理论基础和技能,然而,对于那些学历不高或学校一般的大学生,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并参加专业的培训,我们的实际技能并不一定比名牌大学的学生差。而很多的企业在用人方面是很实际的,会综合考虑一个人学历和技能。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来考虑,不断强化自己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的含金量。
三、社会实践经验
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有一条“要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这是现在社会的就业准则。因此,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能把理论技能应用到实践中,一定要参加社会实践。据一家职业顾问机构统计,许多大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但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自己的目标,不是围绕自己的“职业定位”去参加实践,而只是为了完成社会实践的任务而参加实践。
笔者建议大学生要围绕自己的就业目标来参与目标行业或职业的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这样就能以学生的身份提早踏入社会实践,在毕业之后就有了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
四、综合素质的提升
虽然学习和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中需要的是复合人才,职业中更是非常看重情商和逆境商。如果能力太单一,那么职业发展也会很受限制。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综合能力。如掌握一些工具类的技能,如网络、外语、谈判等。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沟通协作方面的能力。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有很多都是从独生子女家庭出来,他们的就业心态、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比较薄弱,这也导致目前社会中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眼高手底、急躁、缺乏团队合作”等不好的评价。大学生应该通过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和成熟起来,以良好的形象进入职场。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