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主动放弃与徒弟竞争
曾经的小老板,到如今在街边摆地摊,面对熟人时是否会难堪?对此,钱靖笑着回答说,自己做销售工作多年,练得一张“厚脸皮”,心理承受能力也好,尽管“沦落街头”,但没有觉得不好意思。“我现在已经没
有多少资金,做不了大的创业项目。况且,练摊确实很锻炼人,边干边学,做一点实在的生意,从小处创业,没什么不好,身边的人对此也都理解。”
而给予钱靖最直接的支持与理解的是他的练摊指导老师许师傅。许师傅已经60多岁,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做小生意,经验足,为人好。签署带教结对协议当天,由于忙着生意,结对书字迹未干,许师傅就已经匆匆赶回摊位,甚至都没来得及接受现场记者的采访。但是,为了给钱靖一个宽松的起步发展环境,许师傅主动放弃了与钱靖售卖同一类商品,尽管这个季节正是销售袜子的好时节。
在许师傅看来,像钱靖这样的年轻人愿意来摆地摊,难能可贵。但是,对于年轻人,摆地摊总归是暂时之计,是学习创业的第一步,不能像自己一样摆大半辈子的小摊。而钱靖也打算,如果销售情况不错,他准备3个月之后将地摊升级为小店铺,正式注册开业。
街道练摊期满可选择注册开业
“凌河路路边有个小商品市场,还有荷泽路,街边也有指定区域可以摆摊,这两处是政府允许的市民设摊的地方。如果有创业意向的青年来练摊,我们免除每个月50元的摊位管理费”,浦兴路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任女士表示。
为了鼓励青年来练摊,浦兴路街道推出了很多政策。除了免收摊位费,在3个月的带教期内,练摊青年还能获得每月500元的补贴,并为每位练摊青年配备一名老师傅进行传帮带。对于带教师傅,街道也提供每月200元的补贴。并且规定3个月带教期满后,如果徒弟成功注册开业的,还一次性给予师傅500元奖励。
记者了解到,目前从事练摊的共有3位青年,练摊满3个月之后,如果他们选择正式开业,街道劳动部门还将为他们提供开业注册场地、开办费补贴、开业贷款担保和其他政策扶持,确保他们顺利开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