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改变市场,就积极改变自己
北京联合大学广告专业的王忆游,几个月来一直忙着做市场调研,她打算在家乡郑州开一个小型家居壁画店。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市场行情、搜集竞争对手资料……这些创业前的准备,让她忙得昏天黑地,寝室同学都难见她一次面。
“我接触社会较早,大一就开始‘往外跑’,看到女生不好找工作的例子很多,所以早有心理准备。”王亿游说,“广告专业是‘万金油’,哪里都能去,又哪里都不好去。”在咨询各方意见后,她早早作出了“创业”的决定。
因为“早有考虑”,所以在王亿游的大学生活里,更多的是奋斗与忙碌。当同学们疯狂看韩剧的时候,她用心参加了各种创业组织举办的创业实践。虽然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但各种锻炼也让她从一个“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的羞涩女孩,变成了“能与总经理级人物熟练打交道”的干练女生。
“每当看到身边那些抱怨用人单位苛刻,又毫无办法的女生,我内心都会产生一种恐慌。与其毕业再去抱怨社会留给女生的机会太少,不如在校期间就主动适应。”王亿游说,她即将开办的壁画店虽然规模不大,但创业资金全是她大学期间通过做生意和做兼职挣的,没向家里要一分钱。
肖鸣凤是长春某高校一个颇有规模的创业社团的创始人。过去两年,她邀请学院老师对成员进行创业培训,还组织社团成员参与不少创业项目。谈起创建这个社团的动因,她说:“本来我并不打算创业,但这两年就业形势不太明朗。办这个社团,也是考虑多积累些经验,毕业时多一个选择。”
“不能改变市场,只好改变自己。”肖鸣凤说,在她所在的市场营销班,“女生几乎都做过创业类项目,至少也做过类似兼职。大家都觉得,必须从现在开始锻炼,多积累些能力,以后才不至于因为是‘弱势群体’而被市场淘汰。那种认为女生是‘创业绝缘体’的观念,早就过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