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女大学生闫小心,2008年6月于河南检察职业学院大专毕业,10月,她考上大学生村官,被派往安阳县伦掌镇北孟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11月在村委换届选举中,当选该村村主任。今年3月30日,她被选举为安阳市十二届人大代表。在外界看来,如此平坦的“仕途”,让人生疑。(《中国新闻网》4月20日)
女大学生闫小心五个月内从大学生到村主任助理、到村主任、到市人大代表的连升三级,不仅让人生疑,更令人担忧。
孟子云:“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人才的成长需要历经艰辛的锻炼和磨难。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官,是人才建设上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它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之一,更重要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为农民致富提供人才支撑,关键是为今后几十年中国的繁荣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有基层工作经验、有创新思维的各级组织领导人才。前不久中组部专门就此作出部署,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不可否认,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热情,有活力,有良好的愿望,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是农民致富的好帮手。但他们也有自身的弱点:情况不熟,面孔生疏,没有经验,没吃过苦头,没经过磨炼,与农民交流、融合困难。他们从成长到成熟,从嫩竹扁担到参天大树,有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不光本人要有长期摔打的思想准备,还要历尽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在处理农村的千头万绪中长知识,增才干。还需要有经验的上级和老同志热心传帮带,才能逐渐熟悉情况,了解群众,确立思路,掌握方法,取得经验,推动事业。
对大学生村官期之甚殷,可以理解。但大树必须经过风欺霜压,好钢必须经过熔炉锻打。如果过早地把光环照在他们头上,则会拔苗助长,欲益反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人对人才有两种错误态度,一是骂杀,一是捧杀。骂杀的方法现在多为人不取,捧杀则或在不经意的、过度的爱护、关心、照顾、提携中体现。象闫小心五个月内连升三级,岂不是关爱过度,提携太急?难怪“一些村民对这名当选了半年的村主任印象并不深”,也难怪“在舆论与现实的漩涡中,闫小心本人说“现在压力很大”。这是光环太多的结果,也是失之过宠的必然。
让大学生村官顺其自然经风雨、见世面吧,千万别捧杀这些可造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