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亮说,自己的性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适应性较强,而这里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强,正好符合了他的个人兴趣。
“回炉技校是在目前大学生多、技师少的情况下的一种趋势,自己年轻、心态好,愿意从头起步。”他还风趣地说,“很多人没有来,是因为面子拉不下来,是他们所谓的自尊心在作怪。”
学员曹金殿是海军工程学院青岛分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如今在“大学生技师班”物流管理专业学习。
老家河南许昌的曹金殿说,毕业时他有了危机感,其所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想就业去向一是考取公务员,二是读研深造。但遗憾的是,曹金殿继以5分之差无缘公务员面试后,又以3分之差与读研深造失之交臂。对于选择技校的理由,曹金殿说:“我觉得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为就业增加了筹码。”
学员庞 与崔传雄都是专科毕业生,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原来单位不景气,只好选择再次回校深造。
2007年,庞(吉+吉)从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毕业,他在沈阳找到了一份工作,但由于沈阳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技术型人才相对过剩,同质化的竞争导致工资待遇大不如前。
工作一年后,庞(吉+吉)到山东烟台的一家韩资企业工作,但今年该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濒临破产。他这时突然想起原单位老板的一句话:“现在怎么找不到既会机械又懂电气的人呢?”
有心的庞 决定回到技校再学一门电气手艺。但他的家人大都极力反对,认为从专科到技校是倒退,没出息,只有在外工作多年的父亲支持他的想法。庞(吉+吉)说:“学好电气化,加上我原来的焊接技术,就业信心能增加一大步。”
大专学历的崔传雄是青岛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8届毕业生。去年毕业时,崔传雄在青岛一家高尔夫球会做会籍工作,工作十分辛苦,工资受业绩影响很不稳定。受经济危机影响,原来的会员纷纷退会,企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使原本就不稳定的工资收入持续走低。为生活犯愁的他想到课本上的一句话:“最适应社会需要的商品才是好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