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们说:“原来是来招生的,不是来招聘老师的呀。”“上技校,我这4年书不是白读了。”吴大立听得出这是大学生的不屑。
在青岛的一所大学,面对两个班的同学,效果开始也不理想。吴大立副校长站起来向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不想留在青岛的同学请举手?”结果有1个同学举手。“已经找到工作的请举手?”结果没有。“认为找工作不困难的请举手?”依然没有。
吴大立接着说:“我这儿就是一个跳板,你找不到工作,到我们技校学习一年,再实习一年,之后学校把你送进企业,你不仅有工作还可以留在青岛了。”
吴大立讲完这番话,坐下和同学们互相注视了约5分钟。最后他说:“同学们再想想,也许观念上很难接受,但我告诉你们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路子。”
“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我看一方面是大学培养模式有问题,一方面是择业观念有问题。”吴大立说,首届大学生技师班中,往届生占了绝大比例。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放下了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