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扬子创业讲堂第106期在太平南路“南京热情创业服务中心”举办,本期主题为“创意在创业中的分量”,邀请两位运用开拓性思维创业的大学生,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本期讲堂的专家是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负责人沈萌萌和南京热情创业培训中心主任王伟。昨天到场的学员多为20多岁的年轻人,学员与嘉宾和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嘉宾讲述——
他开创“生日报”礼物市场
人物:李欢 南京晓庄学院毕业。他从读书起就明晰“只有创业能够改变命运”的信条,毕业后至今不到一年共“折腾”了4个创业项目,学费花了不少,代价可谓惨重。眼下他找到一个颇为新颖的行当:为目标客户群订购其生日当天发行的报纸,作为客户珍藏的生日礼物。
创业故事:“小公司目前虽没走上破冰之旅,我却依然怀抱亮剑雄心!”李欢昨天的开场白颇有新意,他从学校毕业至今不到一年,先尝试代理销售筷子机,因华东地区总代理的限制比较多,最终放弃了这个项目。后来他在南京热情创业服务中心学习SYB公益培训,对诸多关注民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考量,因难以预估市场,曾无数次失眠,后来加盟某产品,因遇人不淑,将代理筷子机时的一万元收入全部赔进去。去年5月,他参加培训后,创业的热情平静下来,终于考虑凭自己的资源优势在校园内创业。
去年底,他联手南京的厂家,利用春节的契机,成功推销出2000只盐水鸭,再把亏掉的一万元资金挣了回来。“现在我特别相信,经验是买来的。”笃信创业才能改变人生的李欢,多次参加扬子创业讲堂的活动,在这里结交各种朋友,补充学生最缺乏的人脉资源。今年初,他萌发了开办围绕小众服务的DM杂志及江宁地区少数公交车身广告等,但运作很辛苦,实际效果却不好。一个偶然的原因,他受电视连续剧《亮剑》的启发,再次鼓足创业的雄心和韧劲,与同学合资注册成立了“南京亮剑突围营销策划公司”,通过在网上网下宣传拉动,针对那些比较富有的人群,开辟出“生日报”礼物市场——利用自己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区的图书馆资源,把多年前客户出生当天的报纸找出来,精美包装后作为礼品出售给他。
别小看这份发出霉味、泛黄的报纸,它如今的礼品价可是在3位数以上,而且订购的客户并不鲜见。当他展示出“热情创业中心”王伟主任1957年12月2日出生当天的《光明日报》时,台下学员一片惊讶,随后便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标新立异的小伙子!
“创意产品固然是创业中的亮点,但如何保持它的可持续赢利,是我要下苦心研究琢磨的内容。”李欢告诉记者,他直觉这次创业项目选得比较准,但拓展市场却依然是个难题,所以需要继续亮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