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日前举行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首批入园项目“PK”赛,最终选定12个项目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园,这些入选项目将获得3000元到2万元不等的创业启动金。不过,这种“PK”赛与学校以往举办的虚拟创业大赛有很大不同,因为多了实战的“火药味”,不再是“纸上谈兵”。
据介绍,参加“PK”赛的团队是前期“商业计划书”征集初选过程的优胜者。创业园区自3月面向全校学生发出项目征集通知,吸引了40多个团队报名参赛。经过校内外“创业导师”和专家评审,选出15个项目参加决赛。
在项目“PK”赛中获得最高分的“夏里服装工作室”,是一个从事特色服装设计与制造、整体着装形象咨询和商场导购的经营的项目,主要承接各类赛事服装和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的服装定制、个性成衣设计与制作、服装来样、来料加工等。该项目最大亮点是利用了校内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服装工作室软硬件资源主要以学校设计艺术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器材设备、软件等为主。指导老师孙可可介绍说,这个项目之所以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关键在于把创业和大学的实际结合起来,“学校里有相关的专业人才,有比较完备的硬件设备,师生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工作室的平台获得实践机会,从而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成本,不仅能促进本专业师生产学研结合,提高专业水平,还可以带动学校整个专业应用能力的提高”。
注重挖掘和利用校内资源成为入园项目共同的优势。比如,《创奇》杂志创业项目、“名店联盟”尚街网、校园DM广告制作公司等,都是利用高校大学潜在的消费市场为筹码换取社区赞助,这些项目的思路是:先建立一个信息发布平台——杂志或者互联网等媒体,搭建一个商家与大学生消费者交流、互动的平台,利用大学生消费市场向社会“寻租”,出租杂志宣传版面或网站页面空间。“作为一名大学校园的消费者,我深知大学生的需求”,参赛团队在叙述创业项目优势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贴近市场。二手自行车出租和买卖市场催生了创业点子,大学生情侣消费市场催生了“爱情地图”等消费指南创意,大学生“驴友”偏爱的旅行路线催生了周末旅行社……“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创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