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务院法制办办公室公布《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中规定,“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摊贩”也可以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但“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或者允许的区域内从事经营活动。”
顺德是一个永远有着创业冲劲的城市,一些学生趁着暑假,和朋友一起当起“走鬼”练摊,踏上了实现创业梦想的道路,当着“走鬼”,他们有着怎样的艰辛经历,对于“走鬼”合法化,他们又有着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小调查
积累经验是做走鬼的动力
在大良新世界购物中心、瀛洲市场、容桂宏骏广场附近,记者找到了6档学生“走鬼”,这些学生档以卖女装、T恤、精品挂饰为主。虽然不少是新手,但“走鬼”装备却很专业:卖衣服的是有滚轮的小型衣架或摊在地上的塑料布上;卖精品的,有些有一个大盒子,打开来,盒子上有小绳做展示,而盒子里就是为数不多的商品,有些则是一张小折叠桌,桌子四周用小木条撑起。
无疑,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开溜方便!在新世界购物中心附近晚上摆摊的阿莉告诉记者,整套设备加上进货“200多蚊,三个同学一起合股。”6档的学生走鬼成本都在两三百元左右。成本低,积累经验和赚钱是他们当走鬼的主要动力。
顺德的民间资本雄厚,生活条件好,但城市里依然保持着一种“脚踏实地勤奋揾食”的气氛,骨子里就是敢做敢闯的性格。学生创业其中不少还得到家长许可,阿莉就是其中一位,“主要是晚上摆摊,家长总会追问,不得已告诉了他们。父母知道我们是几个人一起后,没有反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他们也在大良东苑市场(当时称大笪地)摆过摊。”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