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记者根据孙爱武的大舅哥刘全胜提供的地址来到这里时,由于天气寒冷的原因,孙爱武并没有出摊,至于他在何处,刘全胜也没有联系到他。不过提起孙爱武,周围的小摊主无人不知。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孙博士后应该是了不起的人才,却不知为何沦落到摆地摊的程度。从今年8月起,他便在这里“安了家”,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卖货,只是每天在市场转悠,文质彬彬,不爱讲话。后来才开始摆地摊,卖些日用品,但是并不谙“生意经”的他往往每天下来也赚不到什么钱,总是靠煮土豆、红薯等聊以糊口,每天晚上基本都在此露宿,只是这两天天气转冷,有时候不回来住,摊儿也出得少了。
据与孙爱武摊位紧邻的水果摊摊主说,市场摆摊的人多看孙爱武可怜,时常给他拿些干粮、水果等,但不知为何,他总是接受后就随手丢进垃圾箱或干脆拒绝。而刘全胜也向记者透露,作为亲人,他也曾邀请孙爱武到他家居住或者想别的办法接济他,但是孙爱武总不知为何顾虑很多,始终不肯,坚持在农贸市场“安家”。
基于他目前的情况,他的妻子已经带两个孩子回到山东老家,而与他相伴的另一个孩子却在日前被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收容。即使在如此寒冷的情况下,孙爱武也只是买了3套被褥坚持露宿,实在太冷的时候,就到周围的24小时营业店内取暖。
难堪家庭压力 回国难谋出路
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赴美留学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在世界顶级学术杂志《Science》上发表论文,其学术能力和水平受到了业内的绝对肯定,可为何孙爱武选择归国?又为何在国内没有找到工作呢?
刘全胜透露,孙爱武夫妻有3个孩子,虽然夫人是全职太太,仍难以独自应付繁重的照料工作,而孙爱武在白天工作、晚上照顾孩子的重压下也难以承受,不得不回国转投亲人。
而自回国以来,孙爱武从7月份找工作起并未投递过一份简历,他自信以他塑料方面的专利以及多年来在化学方面的研究,已经是业内的科学家级别,而这足以使用人单位主动向他伸出橄榄枝,无需费心去找。
根据孙爱武的要求,他要求独自带领课题、具有一流的试验条件,年薪要求在8万到13万美元以上,如果在实验室从事研究性的工作,那么也必须是国际一流的实验机构。基于他目前的处境,也曾有人建议他从事研究院助理或者翻译等工作,而这在他看来无疑是大材小用。由于他对工作的定位较高,尽管在朋友、亲人的介绍下,目前他也陆续参加了中科院、高校以及一些研究机构的面试,但暂时还都没有得到回音。
最新动向:地摊博士后昨北师大面试
“海归博士后摆地摊”追踪
昨天,孙爱武(右)在北师大接受了李小文院士的面试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讯 昨日本报报道了海归博士后孙爱武在北京摆地摊露宿街头数月一事(见本报昨日A12版)。由于目前天气寒冷,近期孙爱武一直没有回到他摆摊的市场。在得知孙爱武的事情后,中科院院士、北师大教授李小文昨日约见了他,并提出了聘请其为专家的想法。但是由于双方在待遇方面的分歧较大,目前双方暂时尚未就此事达成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