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全国高等学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上,成都市成华区与成都理工大学等联合打造的大学生创业就业VPE模式,引起了全国高校的关注,成为论坛的一大热点话题。与此同时,国家民政部、四川省社科联、省教育厅分别予以立项进行推广,成都首创的大学生“创业就业园”正式走进了成都社区。
立项原因独创大学生社区VPE模式
“我们这种VPE模式能够被民政部立项,在于其独创的大学生走进社区创业与就业。”目前,成华区已经有200多名大学生进入建设路街道的4个社区、猛追湾街道的6个社区,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服务,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一套“大学生受锻炼、地方得发展、居民得实惠”的VPE操作模式。
成华区人事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校地结合,将大学生资源引入基层,让大学生在基层得到了充分锻炼,同时也促进了基层社区的服务。目前,先后启动了8项民生工程:包括开展VPE新商圈需求大调查,汇编建设路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题报告(白皮书);引进高校文艺社团,开展3次VPE文明社区主题文化活动;在建设路培华社区打造“VPE全域社区继续教育学校”,开展起针对社区中小学生的社区主题托管活动等。据统计,成华区让大学生创业就业园在社区“开办”三个多月来,已有850名在校和已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综合锻炼,为10多个社区的1.65万余名居民提供政策宣传、困难援助、办证等多项民生服务,其中还有大约160名学生在活动
结束后落实了工作单位。
广泛推广明年拟在全国推广VPE模式
在昨日的论坛上,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的代表称:“VPE模式是引导大学生在基层学‘游泳’最行之有效的模式,我们要认真研究推广。”南开大学的代表则称:“VPE模式是将打造成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业就业为一体的‘成都模式’。”
“我们正在深化‘VPE试验区’研究,形成思政+就业的新模式,明年在全国公开推广。”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罗映光介绍,“VPE试验区”及VPE模式得到国家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保障部肯定,这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和德育教育以来还是第一次,有望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范围进行推广。VPE模式作为全国第13届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主题交流及成果公开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