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不少学子选择了“打暑期工”等方式来充实自己的暑期生活,同时赚取社会经验。 信息时报记者 聂奇文 摄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实习生 何子君 通讯员 叶美华 叶淑永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你是选择去旅游、学车、上兴趣班,还是“宅”在家里与空调和电脑为伴?在东莞,不少学子则选择了“打暑期工”、到单位企业实习等方式,充实自己的暑期生活,同时赚取社会经验。
其中,不仅有即将进入社会工作的大学生,还有不少稚嫩的面孔——利用暑假打工的中学生,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赚取零花钱,从“纯消费者”变成“有薪一族”。
中学生
自己打工赚学费 体会赚钱的辛苦
又是一年暑假时,记者发现,在东莞大朗镇内一些企业生产一线、餐厅等地方都出现了不少稚嫩的面孔。他们是利用暑假打工锻炼的中学生,这些原本在暑期参加培训班、出去旅游等花上数千元的“纯消费者”,摇身一变成了“有薪一族”。
“我想自己交下学期的学费。”今年初中刚毕业的丰仔是第一次出来“打工”。他告诉记者,家里并不缺这笔钱,但他希望通过打工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体会一下赚钱的辛苦。
“我们这一代人在大人眼里是缺乏锻炼、娇生惯养的一代,我想用打工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早日接触社会。”大朗职中高二学生阿锐告诉记者,他们班上有50人,约20人在打暑期工,剩下的同学有的还在找。小锐现在在一家工厂当包装员,他打算用赚来的钱去旅游,“工作很单调,很辛苦,但也很能锻炼人的意志。”阿锐说。
对于中学生打工,不少家长纷纷表示赞成。家住大朗长塘花园的叶女士说,儿子花钱大手大脚,不懂珍惜,放假就“宅”在家里打游戏上网,打暑期工不仅能让他体会赚钱的辛苦,还能接触、了解社会,一举两得。
大学生
提前实习攒经验 为求职储备能量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把握好实习机会已成为大学生今后求职的预演。现在不仅是高年级大学生暑期实习,就连一二年级的大学生都投身到实习大潮中,希望攒点经验,为以后求职储备能量。
广东金融学院大二的阿群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很多实习单位都是无偿的,但她认为“赚经验”比赚钱更重要,“打工可以赚钱,但实习更能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经过学校推荐,我们专业两个班的同学分散到档案馆、政府机关等不同单位部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今年在东莞理工学院念大三的阿玉,在大朗找了一个单位实习。她说,到自己想从事的相关行业实习,可让她提前了解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类型的工作,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
在东莞理工学院读大二文秘专业的小君,希望将来做一名记者,因此在这个暑期选择到报社实习。据介绍,在小君学校,选择到东莞当地报社实习的学生不在少数。“我读了文秘专业之后才发现,文秘工作太稳定了,没什么激情。不如做记者,虽然累,但可以到处走动,每天都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新事物,体会到人生的百态。”小君说,所以自己在学校的介绍下,来到一间报社实习做文字记者,提前感受一下这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
用人单位
年轻人热情积极 能带来创新理念
位于大朗黄草朗社区的一手表厂今夏招了20多名暑期工,除一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外,其余均为在校中学生。“刚刚接触社会的中学生想法单纯,不乏热情,有着积极的心态和认真的态度,但缺乏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到他们厂找暑期工的学生比往年要多,厂里也特别安排了一些相对轻松的包装等工作给学生。
据了解,打暑期工的中学生以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居多,也有不少在读的中学生,他们主要是担任工厂简易操作工、饭店服务员、超市理货员、送报员等不需要熟练技术和过高专业要求的短期工作。这些门槛较低的岗位,主要考验打工者的体力和意志力。
记者发现,大学生利用假期实习,大多是为了积累实践经验,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用人单位指出,实习生虽然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但他们热情满溢、想法多样,能为单位注入一些创新的理念。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