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马勇介绍,经过一年的发展,公司厂房面积已扩展到4300平方米,每天生产彩笔、铅笔35万支,产品销往日本、韩国、印尼等国家,年创产值1200万元;公司还吸纳本地62位村民进厂就业,人均月薪超过2000元;在附近25户农民家中设立文具产品包装点,让这些农民“在家上班”,人均月薪都在1200元以上。2011年,宗泽文具有限公司被评为“宿迁市大学生村官创业知名企业”。
宗泽文具有限公司的创业项目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参与创业的张凯、郑方、汪婷等大学生村官所学的物流、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彼此之间优势互补,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在创业中发挥到了极致,正是这种比较优势使得该项目迅速脱颖而出。
抱团式创业的成功,与当地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政策密不可分。吴小雨部长表示:2008年以来,泗阳县积极实施“一镇一园”大学生村官创业工程,对于3年聘期期满的,县委组织部与他们续签3年聘用合同,为大学生村官营造稳定的创业环境。同时设立大学生村官扶贫创业专项基金,每年100万元;对于大学生村官贷款创业的给予贴息,前两年全额贴息,第三年贴息50%,
贴息最高额度可达5万元;同时由县三联担保公司为每名大学生村官担保最高额度30万元的创业贷款。
作为泗阳县大学生村官创业形式的一种创新,抱团式创业一方面破解了大学生村官个人创业势单力薄、单打独斗的困局,聚合起众人的资金、技术、信息资源形成“拳头”,保证了项目的成功。另一方面,顺利发展、成功壮大的创业项目,在遇到创业村官退出时,显然也更容易流转,从而保证创业项目延续。目前,该县大学生村官抱团式创业项目达到9个,参与大学生村官28人。
联户式创业保证项目根深叶茂
大学生村官创业,最困难的是筹集资金,最纠结的是徒劳无功,最忧心的是血本无归,这是笔者在泗阳县调查时大学生村官们流露出的普遍心态。
正是这种心态,使得大学生村官们对待创业更加谨慎。他们在接力式、抱团式创业的基础上,摸索出联户式创业的新思路,实践表明,联户式创业风险系数低、成功概率高、辐射带动好、项目流失少,因此迅即成为泗阳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主导模式。
葛敏,2010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现任该县三庄乡夫庙村党支部副书记。2011年,他与本地大户、返乡博士嵇恩光合伙种植日本梨和草莓,30个大棚草莓,每棚收入超过1.4万元。2012年,葛敏和嵇恩光把日本梨和草莓的种植面积扩大到80亩,草莓预计8月可以移栽,明年元旦即可上市。
在现场,笔者看到不时有村民前来订购草莓苗。嵇恩光说:“村民看到我们种的草莓赚钱,都跑来跟我们学种草莓,已有21户订购了草莓苗,栽植面积超过50亩。”
葛敏告诉笔者,他选择与嵇恩光联户创业,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二是希望规避创业风险,万一将来自己离开了,项目在村里的联合创业大户手中还可以存续发展。
如今在泗阳县,联户式已经成为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主色调。县委组织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12年6月底,全县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中,76%的项目都是联户创业项目。
大学生村官之所以选择联户创业,关键是因为联户创业有着很多好处。吴小雨部长说:“联户创业的好处显而易见,大学生村官可以借助农户项目、资金、土地优势开展创业,农户可以利用大学生村官的信息、技术、销售优势借力创业,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最关键的是,联户创业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后续发展问题,保证了人走项目留。”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