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知:允许在校生休学创业 加大资金支持
央广网北京1月16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为了帮助大学生创业,教育部就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下发通知,从6方面入手对本届749万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部署。引人注意的是,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被摆在首位,并明确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加大对他们的资金支持。
从去年11月开始,各地就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政策,响应教育部号召。比如,广西毕业生就业网开通“自主创业证申请系统”平台,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可通过此平台享受“绿色通道”优惠政策。
福建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创业项目扶持等,省里每年重点扶持6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经评审每项在10万元以内给予启动资金扶持。
同样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兰州市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为自主创业并符合条件的兰州市大学生提供无偿资金援助。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性行业),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杭州市政府印发了《进一步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将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于网络创业者,符合条件的可以一次性补助5000元。
大学生创业人数比例约为1% 宏观政策难落实
但是这边政策风风火火,我们又看到,这个月,山东大学的就业质量报告里,上万毕业生只有6个人自主创业。有媒体发布的数字是——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是749万,而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大致比例是1%。
在马鞍山市开发区科创中心,有一座挺拔的五层楼建筑——马鞍山市大学生创业中心。只要有项目、有技术专长,大学生就能申请来这里起步创业,享受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这样一个温馨的落脚点,对很多起步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助力。不久前刚刚入驻马鞍山大学生创业园的大学生创业者——马鞍山欣然广告公司总经理刘周根说:“创业园给我们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地,并且在短短的半个月内给我们完成了工商注册以及税务注册,给我们公司提供了一个非常完善的运营环境和办公平台。”
然而尽管地方政府给出了各种扶持政策,最终下定决心走创业这条路的高校毕业生仍然只有少数。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即便有创业愿望,但是事到临头,总有各种原因拦住了创业的脚步。
在马鞍山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冬季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即将于今年夏天毕业的赵秋实找到了几家心仪的单位,并且都投了简历。提到创业,小赵表示自己是旅游管理专业,觉得自己的专业不适合创业,同时很难筹集到足够的创业启动资金。这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和小赵一样有同样想法的在求职者中占了多数。除此之外,缺乏社会经验和创业经验也领很多人望而却步。
多年从事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工作的马鞍山市人才中心创业指导专家李家生认为,创业项目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讲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选择什么项目?什么项目更容易成功?这方面需要结合方方面面的因素来进行考虑。“可是我们在校的学生,受到的这方面的教育还很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