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的人认为应该打破国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私企之间的差异性户口政策
对于非应届毕业生面临的落户门槛,调查中,38.2%的人认为这阻碍了人才在地区间的合理流动,28.0%的人认为会增加很多制度性成本,26.0%的人觉得不利于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阻碍往届毕业生就业。也有13.8%的人表示,这种限制有助于解决人才扎堆儿大城市的问题,引导往届毕业生合理在中小城市就业。
其实早在1999年,浙江省宁波市就制定了无门槛的就业政策,就是未就业先落户。江苏省在今年也决定全省取消落户限制,重庆、上海和天津也相继出台政策,让非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未来几年内有希望取得本地户口。4个直辖市中只有北京仍然没有放开非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落户限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教授认为,这是因为北京是政治中心,考虑问题的着眼点会有不同。比如北京的居民用水需要南水北调,放开户口压力太大。未来两到三年内,应该会有相应的政策出台,缓解这个问题。如果现在就把往届毕业生的限制全部放开,以前积压下来的往届生争相落户,会对应届大学生就业造成很大冲击。
调查显示,47.1%的人表示“没有必要区分应届和非应届,人为设置障碍不太公平”,42.0%的人主张“逐步放开往届毕业生的落户政策,促进非应届毕业生在当地尽快就业”。如何逐步放开?26.8%的人表示可以对到Cye.com.cn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往届毕业生实行优惠,22.6%的人认为应该优先考虑参加西部计划等有特殊贡献的往届毕业生。
调查中,还有48.0%的人认为应该打破国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私企之间的差异性户口政策,合理引导就业。对此刘尔铎表示,这在其他城市已经没有区别了,但就北京而言,只要每年的进京指标还有限额,只能优先把指标分配给最重要的岗位,比如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十七大以后,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都提出全民普及,教育问题也在逐渐解决。现在已经越来越淡化户籍的差别,如果再把户口当做一种稀缺资源来处理,实际上是在强化户籍的概念和界限。
刘尔铎强调,取消户口不是取消“户口”这个词,而是把户口附加的利益降低到零。对于仍然难以放开户口的大城市来说,如果政府愿意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主动消除户口附加的利益,那么逐步缩小有没有户口的差别的过程也不会太长。
调查中,44.6%的人表示,如果不解决户口,也可以享受和当地市民同样的社会保障,那有没有户口并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