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来,张军在温江频繁出现。4年前,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的张军自主创业建立了一家网络公司,如今已初具规模,他需要重新找一个新“窝”,让公司快快长大。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比较,张军决定入驻位于温江科技园的四川青年(大学生)创业园,“良好的环境、实在的优惠政策,让我看到公司的美好未来。”
今年6月,成都市温江区《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意见》出台,并建起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创业园已吸引创业项目58个。在园区提供的“保姆式”服务和“导师团”指导下,张军和其他创业者的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保姆式服务:让创业种子发芽
在温江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张军算是迟到者。6月5日,首批20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就拿到创业园的办公室钥匙。“我们拎着包就入驻了,这里办公条件很好。”心远食品有限公司的刘渊正在自己的网店处理订单。
2006年,刘渊从省运动技术学院退役。喜欢网上购物的刘渊琢磨,在淘宝网上开家食品店。两年时间,刘渊在网上的“心远食品店”越做越大,年销售额近300万元。刘渊有了开公司、招员工的想法。6月,温江区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鼓励措施,刘渊迫不及待地申报项目。
在创业园,5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37500平方米的综合孵化楼,2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及15000平方米创业公寓,对经评审入园的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第一年房租费用全免,第二年房租费用减半收取。刘渊一入园,园区就提供了11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300平方米的货仓和一套公寓。装修一新的办公室配备办公桌、电话、宽带,还有公共的会议室、洽谈室,刘渊很满意。
更让刘渊高兴的是,创业园为他开通“绿色通道”,帮他全程办理营业执照等手续。
现在,刘渊招聘了16名大学生,自己专心开拓市场。“只需一两年,公司一定能再上新台阶。”创业园帮他实现从个体户到公司化运作的转变,刘渊有了把公司规模做大的梦想。
专业导师团:帮助解决成长难题
“大学生创业最缺什么?是资金、管理和经验。”带着软件开发的梦想,刚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蒋先勇有着自己的担忧。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园区会提供各种服务帮助。”四川青年(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葛维义说,园区有融资、创新技术、创业实训等六大服务平台。
为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瓶颈,日前,创业园引进“博爱种子计划”。该项目可为每位入选学生提供1万元的创业种子基金。除“博爱种子计划”外,目前,温江区已统筹安排1000万元专项创业扶持金、3000万元创业投资基金,200万元YBC温江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入园的青年创业项目。”团温江区委书记王丽介绍,在创业园,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还可申请20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申请20万元以上的贷款,3年内政府按基准利率50%贴息。
在管理方面,创业园专门挑选了10家中介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法律、财务、担保、广告设计和金融等专业化服务。
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最缺乏的经验,创业园背后是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700多家企业的企业家,他们将组成专业导师团,帮助创业者包装项目,教授开拓市场的正确方法和有效途径。“有这么多的服务团队,我只需专心开发软件就行了。”蒋先勇豁然开朗,入园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