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就业渠道:
10大重点产业每年吸纳1万名毕业生
“今后我们将拓展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该负责人介绍,我市首次提出实施“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长计划”,支持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重点产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比如通过建设国内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以及集中打造通信设备、高性能集成电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10大重点产业集群,每年吸纳1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类企业新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规定享受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只要中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20人以上并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按规定享受重点企业贷款贴息政策。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据了解,过去中小企业招用失业毕业生享受贴息的政策是80人的门槛,整整减少了60人。
引导基层就业:
区县机关公务员招录面向应届毕业生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是今后的一个重点。”该负责人说,从明年起,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市级机关录用公务员均应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区县级以下机关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应将招录计划主要用于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同时,建立完善市级和区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遴选制度,市级和区县级机关遴选人员,主要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机关工作经历的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中公开逐级遴选。实施基层公益性岗位就业计划,每年吸纳不少于1000名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
此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渝东南、渝东北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就业。高校毕业生毕业2年内到渝东南、渝东北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乡镇(不含区县城所在地)及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也就是说,在这些地方的乡镇企业工作,也算在基层单位就业。
需要注意的是,免费师范毕业生必须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乡镇农村中小学服务2年以上。对到国家规定的我市艰苦边远地区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如在机关工作,试用期内不实行试用期工资,从到单位报到起薪之月起执行试用期满后的工资待遇,试用期满合格后按规定高定2个级别工资档次;如在事业单位工作,按规定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2级。
另外,对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补偿相应的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退役后在一年内择业可参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相关就业手续。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