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社保局昨天发布消息,本市首部地方性就业援助法规《北京市就业援助规定》即将出台,公益岗位应优先招用失业一年以上等六类就业困难人员。此外,大学毕业生、复员军人首次纳入创业培训补贴范围。
《就业援助规定》即将出台
已经过两审的《北京市就业援助规定(草案)》本月将在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表决,这是本市首部地方性就业援助法规。据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介绍,该规定明确了本市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范围,即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处于无业状态的本市户籍人员,包括六类人群:经残疾等级评定机构评定为残疾的;女满四十周岁以上、男满五十周岁以上的;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属于零就业家庭成员的;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据此规定,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将优先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各级政府还会通过投资、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发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公益性岗位,定向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大学生村官待遇要提高
明年本市计划扩大创业培训补贴范围,将本市应届和未就业大学生、复员转业军人纳入补贴范围。此外,本市还将探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社会优质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化服务。
多年未变动的“村官”待遇也将适时调整。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研究“村官”动态调整长效机制,“我们会保护大学生们的报考积极性,对相关政策、福利和今后发展出路等加以考虑。”
■马上就访
就业率如何计算
针对就业率统计时“被就业”的质疑,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昨天详细解释了就业率的计算过程。在每年7月底之前由市教委统计“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率”,10月之后由人力社保部门统计“本市生源就业率”。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北京生源就业率计算公式,是将已经就业的北京生源数量,除以京籍应届毕业生总量。其中,已就业的毕业生,包括工作、留学、入伍、继续升学、创业、灵活就业等,以开具就业报到证为准,再将其与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总数相比,从而得出就业率。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88万人,完成全年指标的105.22%。今年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已就业9.42万人,就业率96.1%。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