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区围绕贯彻落实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总体部署,培树结合,从政策、培训、项目、技术等方面扶持助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为大学生村干部发挥才能、干事创业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确保大学生村干部队伍稳定发展、有序流动。
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邀请党校老师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到外地参观考察、举办座谈会和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提升他们实践经验、组织协调、开拓创新等创业就业能力,同时加强他们的工作交流和信息互动,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今年,城区举办2期大学生村干部SIYB创业培训班,极大激发了全区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热情。
多层次的帮带培育机制。一是乡村两级干部结对帮扶,建立由各镇(办)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一帮一”、“一带一”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二是区直单位对口联系帮扶,区直单位党组织在做好联系所在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帮困工作的同时,同时做好大学生村干部的联系帮扶工作;三是拓宽技能异岗帮扶,安排大学生村干部参与镇(办)各项重点工程和中心工作,提高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适应能力。
量化式的监督考核机制。制订出台了《晋城市城区大学生村官考核实施细则》,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方法和程序、考核结果的运用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并建立全程式的激励培养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实施全程跟踪教育,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定期碰头会、定期约谈会、定期汇报会、定期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他们在基层任职的想法和建议,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让大学生村干部在两委主干的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