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图书:《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书摘
“对于大学生创业,我们不能太‘急功近利’,三年前,大学生创业概念刚在我国高校出现,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便要求有一批学生成为成功的创业者,这是很不现实的。”
……
三、创业必备素质
(一)创业者应具备的意志品德
在创业过程中,困难、挫折甚至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能否从挫折和失败中重新站起来,是创业者能否取得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意志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素质,也是人们一切行动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就能调节自己的行动和精神状态,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取得事业的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1.意志及其特征
(1)什么是意志。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多种障碍与困难,进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所独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类意识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人脑的构成方式,使得人类不仅能够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且还能够制定行动计划,积极而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意志的本质在于意识的积极调节,其对行动的调节表现为发动和制止两方面。发动是推动人们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须的行动,制止表现为抑制与预定目的不相符合的愿望和行动。意志调节作用的两个方面,在人的实际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当然,人的意志行动并不是经过一次发动和制止就可以完成的,它往往需要多次反复,不断克服内在和外在障碍,才能完成。
意志对人的活动的支配调节作用,不仅限于调节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心理状态,包括人的认识活动和情绪状态。大量研究证明,意志对植物性神经所支配的内脏活动,也进行一定的调节,如通过生物反馈的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心律的快慢、血压的升降、肠胃的蠕动、皮肤温度的高低等。这说明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已发展到了在改造外部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能够调节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
(2)意志过程的基本特征。人的意志过程有3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特征。
与自觉行动相联系。目的是行动的方向。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自觉的行动。这里的目的是自愿的有意识的,所以意志行动既不是勉强的行动,也不是无方向性的盲目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后有明确目的的自觉行动。离开了明确的目的性,就无意志可言。这种目的自觉性,既能激励符合目的的行动,又能克制不符合目的的另一些行为。所以,意志水平是以提出目的的水平为转移的,目的愈高尚,愈远大,意志表现的水平就愈高。
与意志行动相联系。人的行动都是由动作组成的。动作有不随意的和随意的两种。不随意动作是一种没有意识,没有目的、不由自主的活动,如眨眼、咳嗽、打喷嚏等。随意动作则是一种受意识调节的,具有一定目的方向性的运动,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掌握了的动作,如科学家操作各种仪器做实验、医生为病人进行治疗,公安人员擒拿格斗的本领等都属于随意动作。对这些随意动作掌握的程度愈高,意志行动就愈容易实现。
随意动作和不随意动作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随意动作经过特定训练,可以变成由意识调节的随意动作,如屏住呼吸、控制心跳等。随意动作经过反复训练,也会减弱成失去意识的控制,最终成为“自动化”的动作,如抬腿能走,提笔能写等。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动总是与人们克服困难,排除行动中的障碍分不开的。一般的随意动作,如打开收音机听广播,因寒冷而关上窗户,画画圆圈或十字等,由于不需要克服困难,还不能算作意志行动。但许多随意行动则需要克服困难,如学习外语、背诵科学公式、冬天晨起跑步锻炼等。可见,意志行动比随意行动具有更为复杂的心理成分,属于较高级的行动。意志行动与非意志行动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发挥意识的积极性,克服各种困难。衡量一个人意志是否坚强,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为标准。
(3)意志的作用。意志的作用体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
意志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作用。首先,意志给人的认识活动以巨大影响。坚强的意志会使认识活动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自觉地克服认识过程中的各种困难,积极地认识客观事物,深刻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效地发展人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其次,意志对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培养也有很大作用,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情绪,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如失败时的恼怒和沮丧,胜利时的骄傲和狂热等),把意志行动坚持到底。可见,对情绪的控制水平如何,是一个人意志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再次,意志对人的个性形成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意志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同时又是一种个性特征。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广博的兴趣,非凡的才能,不仅以顽强的意志品质为其形成的基础,而且顽强的意志品质本身又构成个人性格的核心成分。
意志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有效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主观保证。在实践活动中,坚强的意志既有力地推动着人们去组织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使人们按照客观的需要和事物的规律从事各种活动,并且制止那些不符合实际要求的行动,通过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成功地完成担负的任务。因此,意志是成人、成才、成事的关键。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都难以获得成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竟成”,这已成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对于富有挑战性的创业活动而言,更是如此。
2.意志行动过程
人的意志行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通常,把意志行动的进程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这是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它决定着意志行动的方向和轨道及其可能实现的程度,因此是整个意志行动不可缺少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明确目的及解决由此而产生的动机矛盾,并选择行动的方式方法,提出行动计划,以做出决定而告终。
确定目的。意志是有目的的行动,因此在行动之前必须先确定目的。目的是行动所期望和追求的结果。目的表明人要“做什么”。不随意动作是没有目的的,它不是意志行动。由激情引起的行动,往往没有一5,
事前经过考虑的明确的目的,因此称之为冲动的行动,它并不属于意志行动的范畴。意志行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有时人的行动只有一个目的,并无选择和冲突,确定目的很容易,无需做出努力。这种只有一个目的的行动叫简单的意志行动。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的目的,这时为了选择其中之一就必须做好意志努力,耐心而又认真地权衡、抉择,特别是当几个目的对人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对人有很大的诱惑力,而它们又互相排斥、不可兼得,或者虽不排斥,也不可兼得时,人要选择和确定目的就必须引起内心的种种矛盾和困难。这时必须以极大的意志力排除困难,解决矛盾,然后才能确定目的。对目的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认识得愈全面、深刻,情感体验亲切,在实现目的的行动中意志就愈强而有力。一个人有了正确的目的,实现目的的行动也愈自觉。
动机与动机斗争。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种种需要,同时也产生着满足这些需要的愿望。愿望是人有意识地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动力倾向。人的愿望又可分为无效和有效两种。无效的愿望是无法经过努力去实现的,它虽然也有满足需要的倾向,但却不能成为行动倾向。例如,“挟泰山以超化海,非不为也,势不能也”。有效愿望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它构成满足需要的行动倾向。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同一时间内,人往往不只有一种需要。多种需要的同时存在就可能会产生相互冲突、互相排斥的动机矛盾。解决相互矛盾的动机会引起动机斗争,动机斗争的结果是从几个不同的目的中选择和确定一个,作为当前行动的目标。
这是以意志排除其他动机和目的的诱惑、干扰而做出的决定。
期望的调整。每个人总希望自己在意志行动中所确定的目的得以成功地实现。换句话说,个人的目的常与他的成就动机相联系。目的中目标的高低和成就动机的强弱又都与个人的期望(或向往、抱负)水平有关。所谓期望水平是指个人从事某种意志行动之前自我估计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水平。这个自定的目标水平代表个人对自己的一种期望程度,故称之为期望水平。这种期望水平与将来意志行动的实际结果未必完全相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