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
相比前辈,80后创业者是幸运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数量突破1.23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为7700万,宽带用户数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强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促进了各种各样互联网应用的兴起,产业的机会大为增加。
人们对IT商情的需求促进了李想的IT网站蓬勃发展,互联网社区的活跃给了戴志康卖社区软件的机会,视频的日益流行让高燃的Mysee有用武之地,网络游戏的风靡让茅侃侃意识到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开辟新天地。
IDG亚太区总裁熊晓鸽分析说,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互联网的应用往往滞后美国2-3年,比如新浪、搜狐都比美国的同类网站起步晚;而现在中国与美国同步,甚至很多原始的应用起源于中国,比如网络游戏等等。因为中国目前的互联网用户量大,手机端用户也非常发达,催生了很多在国外没有的应用。体现在创业方面,以前创业者多数是从海外回来,把海外的招数用在国内;现在本土的凭借其对中国市场的敏感度,创造出国外没有的创业模式。80后创业者正处于这样幸运时期,
除了产业的机会外,投资融资环境的宽松也让创业者敢于迈出一步。“他们(80后)比我们(70后)的投资环境好。找钱相对容易点。”清科公司总裁倪正东分析说。国外创投的纷纷进驻中国,本土创投兴起,使得创业者的资金难题有望得到解决。周鸿一曾经在一个会议上说,中国的上空漂浮着 亿的美金。也许有点言过其实,但风投对中国市场的青睐也可见一斑。换而言之,只要你有好的项目,不怕找不到钱。
戴志康所在的康盛公司正是随着风险投资注入规模逐渐扩大。2005年先是天使投资人周鸿一投了约1百万元,今年5月,红杉中国基金又投资几百万美金。康盛公司的得以扩大到现在的50多人,同时实施公司的下一步战略----从卖软件产品转为卖服务。
社会舆论对创业者也给予了宽容和鼓励,社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再要求人们一生固守一个职业。相反,“没有创业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年轻没有失败”等观点的深入人心,体现了社会风气的转向。80后的创业者们从社会上得到的鼓励比前辈们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