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突破创业7关连载(11)
cye.com.cn
时间:2006-8-20 16:49:46 来源:创业网cye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
 |
|
因为感受到土地在传统农业中产生的财富非常少,早年的黄玉蛟弃农加入了进城打工者的队伍,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走南闯北,甚至到过香港打工。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也存下了一些钱。有了点积蓄后的黄玉蛟像不少创业者一样,拿着10万元,急于想做30万元的生意。
最初,黄玉蛟看中了一个食品项目,他倾其所有开始建造工厂,想就此摆脱打工者的身份,做个企业家。当风风火火地盖起厂房后,他很痛苦地发现再也没有钱买设备和原料了。他想去找银行贷款,但当时贷款对民营企业的条件近乎苛刻。
几番碰壁后,筋疲力尽的黄玉蛟只好看着自己的新厂房因无力维持而被拆除。这样一来,打工几年攒下的积蓄就烟消云散了。黄玉蛟不得不再次出门打工。
今天的黄玉蛟已经记不清楚他先后办了多少个夭折的工厂了。据他回忆,2000年以前的创业都没有摆脱先造后拆的失败循环。每每盖起一座工厂,就再也没有资金去买设备、买原料,无奈中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新厂房随着财富梦想一起坍塌。造啊造,拆啊拆,这个农民出身的男人一再为厂房伤透了心,为自己付之东流的血汗钱伤透了心。
黄玉蛟之所以屡屡建厂、屡屡挫败,并非是因为他比别人更倒霉,而是他的个人创业理财能力较低。
相比之下,秦红英的理财能力在其企业后来的发展中就充分显现了出来。2000年时,随着学生服的市场渠道逐步打开,原有的60多平米的小厂房急需扩大。2年多的时间里,秦红英虽然赚到了几十万元,但是建新厂既需要解决地皮和建厂资金的问题,又要添置设备,核算下来至少需要120万元资金。看着自己手中不足一半的资金量,秦红英遇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个大关口。但她很快就找到了解决之道。经过半个月的走访,秦红英找到了近郊一个中学,这个学校之前曾开办过一个校办工厂,厂房建成不久后,因为销路不好,投资几十万元盖起的厂房就闲置在了那里。秦红英决定先租厂房,然后用手中的钱购置新设备。很快她谈好了厂房租赁合同,并添置了新设备。
新厂房离市区比较远,原先跟她干的下岗姐妹们都不愿意奔波,秦红英想到了一个方法,她根据这些下岗姐妹们的住址进行分区,并且出资帮助她们在就近的市场、商场租赁摊位,将原来小厂房中的旧设备分发给每个小组。这样这些下岗姐妹们每月只需交给秦红英100元设备使用费,就可以在自家门口开办裁缝、扦改业务。当然,赔本的生意秦红英是不会做的。每次厂中有新款式的服装制作出来,她都印刷成小册子发到这些裁缝铺,由这些下岗姐妹帮忙进行宣传和销售。这一招不但让她又开辟出了一个新的低成本销售渠道,而且原先的陈旧设备依然可以进行有效的利用。关键是这些小裁缝铺的存在证明了秦红英工厂的实力,秦红英由此接到了不少学校的校服订单。
从我们多年从事创业研究和市场调查的情况综合来看,创业理财应“从每一笔收入、每一份资产”开始,即使每一笔收入或资产中扣除固定开支及折旧之后所剩无几,也不要低估微薄小钱的聚敛能力,1000万元有1000万元的投资方法,1000元有1000元的理财方式。
不要忽视小钱的力量,就像零碎的时间一样,懂得充分运用,时间一长,效果惊人。最关键的问题是对资金运用要有一个清醒而又正确的认识,树立一个坚强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