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创业网(www.cye.com.cn)被授权转载《步步为赢:高效突破创业7关》,如须转载请注明来源“创业网cye”及原作者、出版社。
《步步为赢:高效突破创业7关》
作者:辛保平,程欣乔,宗春霞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相关链接:高效突破创业7关连载(15)
连载之十六
创业理财四大风险
关键概念:居安思危才是创业理财之道。
理财方程式:安全理财=衡量能力+风险管理+适度投资
制胜要点:创业理财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要培养百万富翁、亿万富翁,而是要教给创业者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金钱的理念。
创业者的理财能力在其创业的全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个能力,或者说是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却一直被忽略。事实上,创业的过程也正是考验一个创业者理财能力的过程。辽宁下岗工人张兴冬靠卖煎饼成了百万富翁,但在他的经历中,多次遭遇了对其创业理财能力的考验。
风险一:创业初期最容易犯的毛病,忽视资金流动性风险。
很多人在创业之初,考虑创业风险时第一反映就是考虑项目的风险,往往忽略了一个将直接影响创业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资金流动性风险。所谓资金流动性风险,指的就是创业者在寻找项目的周期、开始创业项目的阶段以及开发市场的时候,都必须要有坚强的资金支撑。而这一段时间,恰好是对创业者理财能力的极大考验。
具有理财能力的人做法是,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资金进行审视,比如秦红英在开始创业之初,虽然她具备足够的创业资金,但是她始终衡量的是项目风险可能会对自己资金造成的影响。因此她在选择创业起步的方式时也更加审慎。黄玉蛟虽然比秦红英资金量要大,但他忽略了在创业过程中,特别是在赚得第一笔收入前,他的创业资金不存在“合理”流动,也就是说,他需要花钱去建厂,在厂子建成前却不会有收入,他的资金是只出不进的。他可能会面临在获得收入前资金就枯竭的危险。
张兴冬的创业成功是幸运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在开始创业时,尚不具备创业理财能力,忽略了资金流动性风险。但因为资金量小,所以他度过了这个创业的第一关口。
张兴冬是辽宁省抚顺市人。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了抚顺市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1997年底,年仅26岁的张兴冬不幸下岗了。1998年6月,他在妻子李芳的帮助下在石化小区的早市上摆了一个小摊,卖各种小百货。经过一年的时间,张兴冬赚了2万元钱。这时,不满足现状的他开始寻找更赚钱的买卖。
张兴冬摆的小摊旁边,有一家冯氏煎饼铺,该铺卖的煎饼在市场上十分走俏,有时甚至要排长队才能买到。望着冯氏煎饼铺生意火爆的情景,张兴冬心里想:自己做小百货生意虽然也能赚钱,但仅能维持生活,根本就赚不了大钱。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如果学到一门手艺,不管将来市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能凭此养家糊口。他知道山东省菏泽是煎饼的发源地,觉得那里会做煎饼的人一定很多,于是,他决定转让摊位,远赴山东拜师学艺。
张兴冬的问题就在于他在选择煎饼这个项目时,过于草率的放弃了先前的生意,从而先断了自己的资金来源。
1998年10月,张兴冬赶到了菏泽。在一位70多岁的老人那里,张兴冬了解到中国煎饼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古代最有名的便是“刘记”煎饼,始于宋朝,可现在已经失传。经过几番考察,张兴冬交了200元培训费,插班参加了当地举办的“六姐妹煎饼”培训班。经过1个月的培训后,张兴冬终于掌握了制作煎饼的全部技术。从菏泽回来后,之前赚到的2万元已经用掉了大半,这意味着如果煎饼不能够给他带来利润的话,张兴冬一家的生活都将面临问题。
于是,张兴冬以每月360元钱的价格租了2间民房。随后,他拿出家里仅有的8000元钱,开始了新的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