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商家选择跟风,追逐流行的趋势,刘怡却奇思妙想,去发掘五谷杂粮中蕴涵的纯天然的美。使农村最常见的黄豆、绿豆、红豆、芸豆、玉米……?摇身变成了价格不菲的绿色环保的饰品和工艺品
刘怡至今忘不了多年前那个秋天的下午,从田间归来的母亲,发梢耀动着一点迷人光芒,黄澄澄的,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它不过是一颗无意间掉落的黄豆,但对刘怡来说,它却是一把转变命运之门的钥匙。
能不能把这些五谷杂粮做成饰品呢?刘怡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兴奋。她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和父母一起在田间劳作,对五谷杂粮有着深厚的感情。优良的粮食种子,不仅表面光滑细腻,色彩艳丽,有的还具有花纹和图案,有一种“纯天然”的美。可拿到市场去卖,粮食的价格很低廉,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也得不到可观的回报。要是做成饰品,不就有价值了吗?
这个奇怪的想法让父母大摇其头。“粮食是吃的,种子会发芽,也会腐烂,水一泡皮就掉了。”父母泼的冷水,没能浇熄刘怡心中的热忱。她用黄豆、绿豆和西米为自己做了第一件五谷手链,黄、绿、白三种颜色串在一起很漂亮,可惜正如父母所预料的,没多久,豆子的皮就变软脱落,后来还生了虫。
刘怡没有就此放弃。带着这把神奇而天然的“钥匙”——五谷杂粮,她开始了追逐梦想的旅程。
让“美丽”永恒
怎么才能使“美丽永恒”?刘怡开始四处查找资料,并通过同学找到一位大学生物系的老教授。老教授被刘怡的执着和诚意所打动,指导研究生反复试验,研发出了“五谷专用熏蒸机”。通过熏蒸技术,破坏种子胚芽,防腐防霉,又能保持种子的外形不变。老教授还建议刘怡,为串好的饰品喷上光油,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光泽度,还可以做到防水防潮的效果。
保存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随之而来——要把五谷杂粮串成饰品,就必须打孔。起初,她想购买现成的台钻或珍珠钻,但是五谷杂粮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硬度不同。她用钳子缠上胶布夹住豆子,用手钻打孔,但由于钻速太快,几次都差点把手指打穿。手钻力度难以准确掌握,很容易使豆皮爆开,或者把孔打偏,穿起来歪歪斜斜不好看。最后在机械厂专家的帮助下,“五谷专用打孔机”应运而生。关键的技术解决后,五谷杂粮变饰品的路一下子敞亮了。
2005年初,刘怡带着“五谷杂粮饰品”来到了北京。
关注细节
刘怡先赶制了一批五谷饰品,放到万通、西单、五道口等地的商店代买,果然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一位西藏游僧看过五谷饰品后嘀咕了一句:“怎么不带香味?”简单的一句话,带给刘怡很大的启发。原来很多藏饰也不是天然带香,是经过特殊藏药泡制熏蒸,使香味渗入的。她充分利用熏蒸机,加入中药成分或纯天然植物香精,不仅增添了保健功能,而且奇异的味道很吸引消费者。
于是,她给自己的饰品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五谷药香饰。
关注着每一位顾客的反馈意见,刘怡的用心赢得了许多商机。有位经营饭店的老板希望得到适用于饭店的产品,于是刘怡试着用大芸豆、南瓜籽、苦瓜籽、玉米等串成门帘。既美观,又有“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刘怡举一反三,又开发出适用于酒吧等个性化场所的五谷药香风铃和适用于汽车的五谷药香挂饰。很多司机愿意买“五谷药香汽车挂饰”,因为五谷可以避邪保平安,药香味可以提神醒脑,促进安全驾驶,两全其美。当有顾客觉着饰品的样式不够多,刘怡干脆设置了现场DIY制作,让顾客在自己动手的氛围中愉快消费。
美丽产业受青睐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从古到今老百姓对农业最传统最真挚的祈盼。在民间“五谷”是辟凶邪、镇恶秽的祝禳之宝。把五谷杂粮做成饰品不仅挖掘出粮食的天然美,而且使它所秉承千年的文化传统呈现出来,契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追求。再加上成本极低,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不仅吸引了消费者,还受到一些商家的青睐。
2005年5月,刘怡将“五谷药香饰品以及工艺品”申请了专利。经过半年的尽心准备,第一家“五谷药香饰品店”在西单开业了。
刘怡算了一笔账,制作一副手链需要的材料成本不到三毛钱,售价在10元~20元不等,利润在40倍~80倍。“五谷药香饰” 本小利大,经营方式灵活,既可以批发零售,也可以现场 DIY 制作,原料廉价易得,加工简单易行,即是农民致富的好点子,也适合下岗工人再就业。
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五谷药香饰”的加盟店已有20多家。在刘怡接受《Discovering Value·中国电子商务》采访的两个小时中,不时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上门咨询加盟情况。现在“五谷药香饰”的产品包括项链、手链、耳环、戒指、头饰、腰带、门帘、中国结、车挂饰、手机链、钥匙链,以及豆上刻字等十几个系列,随后,在专利的保护下,她和团队将继续开发五谷工艺摆设和家居装饰类产品。
“前一阵不是地震了吗?真要是遇到困境,你发现佩戴的装饰品,甚至家里的门帘都是粮食做的,说不定就成了救急的食物呢!”刘怡笑着说,她又开始奇思妙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