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蔡明:解密创意工业“潜规则”


cye.com.cn 时间:2006-9-9 11:25:21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杨纯 我来说两句

中国企业不能只想做低成本的东西,要为你的产品增加附加值,并且能上升到精神层面、生活方式层面,你只比谁做得更便宜,就没有未来

若不是当年出国梦想落空,蔡明可能正身处大洋彼岸的某个研究所。不像今天,在北京北四环边的博洛尼大厦中,意气风发地谈论着他将在东五环边兴建的一个创意产业的商业构想。他要构建一个代表中国视觉艺术业态的标志区域——在那里,艺术区、创意产业园区和视觉商业园区实现“共生”,而当代艺术可能从创意产业中实现产品利益最大化。

蔡明,博洛尼家居用品公司董事长,被业界认为是成功贩卖“生活方式”的整体家居商。对于他所理解的创意产业,和将于下月开建的“高碑店新视觉项目”,他说,“从商业上讲,这是一件特别有未来的事,中国企业不能只想做低成本的东西,要为你的产品增加附加值,并且能上升到精神层面、生活方式层面,你只比谁做得更便宜,就没有未来。”

寻访“创意之源”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蔡明从北航毕业,分配到研究所,月薪140块,两年后他辞职创业。最初跟人借了5万,做点小生意。年底一算账,亏了30万。所投的产品非常好,但由于正赶上原材料的爆涨时期,蔡明说,“从1993年到今天,创业十三、四年,已经走过了一个经济周期,‘咣当’一下完蛋的时期,可能很多人没经历过,但那个过程我经历过。”

1999年之前蔡明还做过电器行业,出于战略考虑,后来他转向做整体厨房、橱柜。创办博洛尼之初的定位,并不是人们今天看到的这样,这其中是个越深入越了解越调整的过程。差不多花了6年时间,蔡明把博洛尼做成一个整体家居品牌。尤其是2001年,他去欧洲看展时,找到了德国、意大利的小型资源型公司做合作伙伴,这让博洛尼一下子迈入了高起点。从此,无论品牌、原材料、设计风格乃至哪个设计师比较好,德国、意大利和博洛尼所掌握的信息量一样,他们之间已经没有秘密。

2003年,博洛尼从一个整体橱柜品牌做到整体卫浴、整体家居和整体家装,从一个单项扩成了一个整体,成功地实现了相关多元化,14年的管理基本上让蔡明有了自信,做家居思路也开阔了。

蔡明差不多每年要去欧洲5次,每次看2个展会,除了家具展外,他开始关心展会之外的东西。一次欧洲的看展会上,他碰到一位法国老太太,她是法国做台布排名第一的公司老板,在这个行业已经做到老大。和老太太聊天时,蔡明得到一个启示,她说,“我已是台布行业的老大,我不能再去看台布了,因为我已经第一了,我去看时装周。”

蔡明由此发现了一条全新的产业链:时尚奢侈品春秋时装展后,先通过面料商,把其中新的思想新的潮流通过面料传到软家具(布艺床、沙发什么的),然后是配饰、家居摆设,从理念上产生影响并开始借鉴,这样一波一波往下传,大概持续到时装周发布后的二三年。

当蔡明仔细地跟踪了时装周几年之后,他又在想,这些创意的源头又在哪?比如阿玛尼在春季时装周上疯狂的秀了一把之后,他将面临的难题是秋季时装周,其实一班人的思路总有被榨干的时候,这些灵感源泉从哪里来?最终,蔡明从阿玛尼本人那里得到答案:常去看艺术节、实验戏剧和听实验音乐,这类东西是阿玛尼本人一直吸取创作营养的地方。

从此,蔡明也通过自己的行业,一级一级往上推,常常去艺术展寻找灵感。以前去欧洲只看一个展会,后来,面放宽了,沿着一整条线。不仅是展会,只要赶得上的,一些好建筑、有特色酒吧和夜店都成了蔡明的目的地,“我曾到过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同性恋酒吧,他们的设计和风格给了我很大冲击。”

一晚上“顿悟”了商业逻辑

“这些日常储备的零散念头突然在某一天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思路,是因为我在东五环边上收了一个工厂,买下了那块地后觉得还不够大,所以我又把周围的地给拿了。不久之后,政府告诉我这块地已经被规划成CBD功能区,是集商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区域内容变了,变了之后那这块地要干什么?这个时候,我原来的很多想法一股脑得汇在一起,我把我看到的所有好的东西想到一块,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它们的商业逻辑想明白了。”蔡明一口气说完这个在他头脑中已经来回放映过很多遍的商业计划。

在高碑店新视觉区项目报告中,蔡明做出规划,一期8万平方米的艺术区,包括艺术家工作室,现代艺术中心和画廊等文化机构,二期是11万平方米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和16万平方米的视觉商业区,三期是8万平方米,包括设计型酒店以及餐厅、咖啡厅、艺术馆等等。

在这个“创意链条”中,包括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时装时尚设计、家居设计、影视工作室、戏剧导演工作室、音乐唱片公司、文化旅游、摄影工作室及影棚、造型工作室、星探公司、动漫游戏、广告策划、公关咨询、杂志媒体、演出公司、图书策划工作室、平面制作公司、会展策划、景观公司、模特经纪、教育培训等种类多样的产业形态,而这些定位相同的业态经过在同一个区域自发的融合与裂变,如同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可能产生巨大的超出人想象的“协同效应”。例如,影视策划公司的到来是因为可以借鉴现代艺术灵感的启发,同时通过影棚、星探公司找到服装模特试镜。其中业务间的往来,使当地餐饮、咖啡、娱乐、酒店等商业获益。如果一个人上午参见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发布会后,可以一天都不离开,去设计型的餐厅享用午餐、看话剧、去休闲SPA享受午后时光、购物等方式度过一天的快乐生活。

另外,蔡明还计划在园区内搞持续一年的艺术节,包括最为重要的五一、十一两大艺术节,同时,戏剧节、电影节、美食节、春秋时装周等大型节日轮番上演。还要举办国际设计周,评选中国红点设计大奖,配合国际设计展,成为中国的设计盛会……其实,蔡明的“野心”已经不仅是开发某项单个的创意产业,而是要搭建平台,他也可能因此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创意产业真正的“推手”。

蔡明说,以前意大利对外称,意大利人流的就是设计的血,实际上,这是50年来意大利企业家集体为设计买单的结果,他们选择了走高端路线。全世界的设计师都到意大利做设计,所以意大利有了好的设计,而且又因为竞争,意大利本土的设计师近水楼台,耳濡目染,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本土设计师。而在中国,这样一个过程可能才刚刚开始。

创意产业的“潜规则”

创意产业是什么?蔡明在国内看到各类“创意产业园”一夜间兴起,有的写字楼打着什么大厦,以为是个房子高点的LOFT写字楼,创意企业就来了。而蔡明觉得这根本没摸到创意产业的门道。

他坚定地认为,“创意产业的潜规则,不是像其他人所想象的,以为有个房子就行,其实硬件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蔡明分析:“人们为什么愿意来?第一,他们愿意与艺术为伍,很多设计师白天是设计师晚上就是艺术家,在英国叫做‘创意骑士’,他其实也是工程师,做了个艺术品,到了周末他就去卖,他的身份总是在变化。很多做艺术的人都是如此,身兼两职,但最终他要有一个出口,那就是视觉商业。你让他的设计和实验型的餐厅,有个出口,这些东西聚合在一起,虽然有些杂,但正因为杂,它才有生命力。”

以动漫基地为例,蔡明认为,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冒出一堆动漫基地,他们以为会编程序就是动漫,其实动漫更重要的是编剧、导演、美术编辑。“一个上下游的产业链,绝不是你挨着大学,有些人会编程序,那就是动漫基地”。

正规划建设的高碑店新视觉项目非常强调个性,很多建筑的外立面是不做的,比如博洛尼要去的话,外表皮是要自己装的,而不是大家都一个模样,只让挂个牌子,企业是要有个性,外表皮就应该不同。这才符合创意产业的特点——散漫,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换句话说,散漫的反义词是特别按规则,如果你知道这个潜规则,你就不会只给他们盖一个容积率高,里面只有一个写字间的房子,创意企业是不愿意去的。”

蔡明这样解读创意产业,一般创意企业的生存能力是很弱的,但当他们形成一个“圈”,他们就能生存了,创意会层出不穷,作品也会找到市场。比如实验电影。现在它很难生存,中国一年拍一两百部,一两百万小制作的作品非常多,绝大部分是进不了电影院的,没有人会播它,在这里面有20-30%的片子很有艺术性,那在这里会播放,但如果把这个片子单独放在一个地方,它可能会赔钱,它支撑不了,但北京未来将建成的这个区域,会形成一个气候,把实验电影、实验戏剧、实验音乐放在一起,跟创意产业的人在一起,加上视觉商业区里有10个酒店,100个餐厅、酒吧。蔡明打比方说,好比去三里屯喝酒的这些人顺便看附近有一场什么样的实验演出一样,如果专门他们可能不会去看,保守估计,里边的人80%是第一次去,只有20%是预约或者本身就是铁杆的迷,但正因为这第一次去的80%的人就足够支撑这个商业模式。将来,这80%的人当中还有受启迪或教育,培养出来的一部分,会逐渐地越来越喜欢这些东西。

“只要有一个好的模式,它本身就能靠自己的商业模式活下来。这是我能创造的一件事。”蔡明说,“你要看大片、平常的东西不要来这里,我这儿一定是追求最新鲜的、最真切、最怀旧的好玩的东西,要把这些想法和元素聚集在此。”

好玩又赚钱的生意

北京是艺术文化人才扎堆的地方,这些文化智力的因素存在恰恰是北京的城市性格。但目前规划的几个创意产业区,蔡明觉得都不理想:798工厂不具备扩展性,只能是维持现状;石景山区因为首钢搬迁,出了点大房子,但那只是壳;雍和宫和德胜门以及亦庄做创意园区,是当地政府一厢情愿。

而他相信自己的梦想:建成后的高碑店新视觉区,将把全世界一些好玩的元素聚合在一起。目前,正在规划的老厂房改造的一期艺术区,是个低价格区域,目的是让艺术家们留下来,“永远会让一群特别好玩的人来这里迸发自己的想像力”。

而在商业的更深层面,蔡明认为他的“二次创业“正赶上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档口:中国文化产值在国民经济的比例还是相当低的,搜索带有中国元素,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产品,大多都是以“部落文化”的角色在某个时段,以局部流行形式被选用,但是在大多时候还游离于主流之外,而中国文化走向强势、走向主流过程,将孕育着真正的机会。

这个高档橱柜专家,当年打造了一个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整体家居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家居市场仍然徘徊于低端价格层面竞争的时候,他们从生活最革命的地方——厨房和卫浴开始,找到了一片蓝海。而如今,他似乎完全被自己的“创意之梦”陶醉了:“这是个又好玩又赚钱的事,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我也没必要,因为现在博洛尼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好。下定决心要做,首先它肯定是好玩,我去国外这么多次,其实一直都在筛选,脑子里现在存的都是国外最好玩的东西,我把它们攒在一起,而且要让它们有商业逻辑,让它们能很好的活着,并能持续地让它好玩。”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第十届金手指网络奖征集中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