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贵戴志康
和李想一样,戴志康也是响当当的网络新贵。从2003年收入几万元,到2004年几十万元,再到2005 年的几百万元,一路走来,戴志康表现得如闲庭信步,现在,他的正式身份是北京康盛创想公司CEO,年龄虽小,抱负却大,“希望公司能创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对人们有价值、有帮助的事情来。同时,希望我们与用户、产业建立一种共赢的关系,实现良性发展。以我的能力,一定做不出世界上最成功或最具规模的企业,但也许可以尝试做一个让员工、用户感到十分自豪和满足的企业。”戴志康在接受采访时说。

戴志康 (资料图片)
不喜欢上学的戴志康因为对电脑、编程着迷,初中时成绩就不怎么样。
“我的老师、同学甚至同学的父母也都很自然地认为‘这孩子完了,不务正业了’,我无所谓,不过我的确由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变成了一个很有理想的人。”戴志康坦言,到了大学以后,他依然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大一的时候我也想着好好学习,可学了半天,成绩始终中等。这可能也跟我选的专业有关系,它太落后了,直到大四时才学黑白电视机是什么原理,而且这些东西花时间还学不明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戴志康去了某电影论坛,当他发现那里拥有10万注册用户时,一个创意诞生了:“如果有一种软件,能在一个社区论坛的服务器上装一个,光一个用户就带来10万人,100个是1000万,1000个就是1亿,”戴志康决定将全部的精力投入软件的开发。与此同时,他的课程也亮起了红灯,大学4年,他得到的是三次纪律处分,15门功课不及格,对此,戴志康的看法是:“我是真正把时间花在我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如果某个时候我觉得十分需要某方面的系统学习,我会寻找合适的深造机会。”
当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为找工作的事东奔西走时,勉强毕业的戴志康却成了香饽饽,某公司甚至提出30万元年薪邀请他加入,而戴志康却选择了放弃,他说:“赚钱对我来说一直都不是大问题,就算我没有上大学,我出去打工,也会有不错的收入,所以我要从事能承载得起我未来的工作。揣着自己读大学时赚的50万块钱,来到北京,开办自己的公司。”
意识带来财富,戴志康抓住了机会,在“80后”新人里,他是第一个买宝马车的。财富意味着什么?当戴志康拥有足够多的钱时,他又会选择怎样的生活?
对此,戴志康的回答是:“财富首先是解决衣食住行问题的,这样我可以安心工作不必为这些生活基本要素所拖累。在我有时间的时候,有条件和资本去享受生活,以免闲下来不知道干什么。另外还需要一些钱,赡养父母和回报帮助过我的人,除此之外,就仅仅是个数字了。有足够多的钱的话,如果我在工作或创业,会仍然像现在一样,把钱投到公司里,创造更大的价值;如果在休息的话,我会去当老师,另外做个兼职的投资人,把钱投给需要资金的年轻创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