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费尽心机 "专利转让"诈骗屡见不鲜 新华网上海频道2月26日报道:想让自己的专利发明能够被广泛应用,不料却被不法分子瞄上,以“专利转让”为幌子骗取不菲的费用。近日,退休在家的文先生便碰上了这样的骗子。晨报提醒市民,在接到各种要求汇款的陌生信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64岁的文先生从单位退休后搞起了研究发明,并成功申请了两项专利。去年年底,他完成了防止高压锅爆炸的研究,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不久,文先生陆续收到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要求购买他的专利。起初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人重视还非常兴奋,但他很快便失望起来。“有的开口就要求付费,一看就是骗钱的。”在先后看了30多封信件后,文先生看到一封深圳寄来的信。这封来自“深圳市国有资产拍卖行”的信件称,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得到文先生的专利项目,“意大利国家投资集团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想要购买他的这项专利,因此特地询问该专利有没有被转让。想到自己的发明能够被应用,文先生忙拨打电话联系。对方随后寄来协议书、“专利转让合同”等文本,由于来函包括意大利文版本,文先生无法看懂。这时,对方要求他支付翻译协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需费用,共计人民币2740元。文先生见该要求合乎情理,便按照对方要求汇款。
几天后,拍卖行要求文先生支付“香港残疾人联合会公证处南宁分理处”的公证费用1800元,此时他仍没有怀疑,可将近一周过后对方仍没有回音,文先生才感到有些不对劲。他再次详细查看手头的各种文本,发现“意大利国家投资集团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在珠海,便试探性地寄信过去。不料一周后,这封信却盖着“查无此地”的章被退回,文先生这才明白所谓的“专利转让”只不过是场骗钱的把戏。
记者昨天在网上看到,借口“专利转让”进行诈骗的情况屡见不鲜,不少被骗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发布在网上,提醒网友不要上当,这其中便有以“深圳市国有资产拍卖行”名义行骗的事例,具体过程与文先生的遭遇如出一辙。晨报提醒广大市民,个人信息应注意保管,以免泄露带来损失。在收到类似信件时务必要提高警惕,并设法对对方身份进行核查。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警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