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在政策引导之下,不少大学生跃跃欲试选择了“创业”。但创业的道路,比就业更多艰辛。记者采访几位大学生创业者后发现,政策的扶持、对事业的热情以及一定的经验是创业必不可少的“三大件”。
政策扶持:“零首付”催生“公关顾问公司”
创业个案:公关顾问公司 董晨琦,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作为上海扶持大学生创业“零首付”政策的受益者,她刚刚开办了自己的公关顾问公司。
2008年11月,曾在“google”、“联合利华”等外企实习过的董晨琦就有了自己成立公关公司进行“单干”的想法。但繁杂的注册手续和过高的注册门槛,让她一度难以适从。
2009年,上海市教育、劳动、工商等多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给董晨琦们送来了佳音。比如,上海工商部门推出创业“零首付”的新政策,规定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创业,首期缴付注册资本从3万元降为“零”,创业后两年内分期缴纳即可。
在短时间内,董晨琦办妥了创业所需的相关手续,公司顺利开业。她说:“公关在上海有很大的市场,我决定用3年时间,瞄准大学生为主要项目群体,根据他们的特点,策划、组织一系列活动,作为公司的起步项目。”目前,公司首个关于“2009届大学生毕业舞会”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3、4月,她会为这一项目寻找赞助,并在大学校园中进行推广。
几乎每天,她都要在上海虹桥地区的办公室里和同伴们热烈商议项目的开展和执行。这位“创业新生”说:“我现在处于亢奋的状态之中。” 创业者谈:董晨琦说,政府为扶持大学生创业而出台的政策是“及时雨”,它能帮助创业者扫清很多障碍,希望这种政策能越来越多,并能得到更好落实。
兴趣驱动:团队激情成就“青年实验剧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