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唐骏PK李开复:创业可否批量复制


cye.com.cn 时间:2009-11-5 9:04:3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贾肖明 张巧琦 张俊 张启 黄倩蔚 彭国华 我来说两句

  引言

  2009年9月7日,从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上离职的李开复高调宣布成立“创新工场”,致力于规模化复制创新型企业。由于这一模式既不同于个人特征明显的普通天使投资,又不同于机构特征明显的风投基金,因此,在引起巨大关注的同时,在业界也备受争议。

  10月30日,正在进行招兵买马的李开复会议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详见“南方网”本专题网络版)。他表示,创新工场这一模式是“独一无二”的,国外没有,国内二十年后也不会再有。他介绍,创新工场目前招了10来个人,“素质都很好”,5年内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也不成问题。尽管倍感于媒体追逐的压力,但李开复仍然深信,这一独创模式适合目前中国的市场生态,有望将中国天使投资的模式带到高度规模化、产业化的新境界。

  创业是否可以复制?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在同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模式很难成功,创业是没有人可以‘制造’的。比尔·盖茨曾经跟我说过,要他重新造一个微软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创业具有不可复制性,没有人可以讲得清、教得会。”

  本报经过多方采访后选取这一案例进行探讨,一方面是对这一新兴模式表达良好的祝愿,另一方面,我们不限于对简单的“能和不能”的空洞探讨,而是通过对话当事人以及各路专家的分析碰撞,去芜存真,直击案例最本原的逻辑,让读者得出各自的判断。

  讨论嘉宾:

  唐骏: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   

  林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浩夫:鼎合资本CEO,风险投资领域资深专家  

  周杰:北京浪淘金公司CEO、谷歌中国前技术总监、李开复弟子

  ●缘起

  创新工场明显地借用了Google的项目制模式,但又不具备Google的大公司实力,可能无法为新项目提供足够大的运营平台。这种简单的借用,是否会带来水土不服?同时,创新工场声称不接受商业计划书,项目并非是所招聘的工程师想出来的,人员与项目如何匹配?在这样的前提下,规模化复制创业企业又是否可行?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创新工场的成败。

  对此,南方日报邀请学术界和风险投资界人士以及李开复的弟子周杰,进行点评分析。

  ●案例

  创新工场运作模式

  拨开各路媒体纷纷扰扰的报道迷雾,经过李开复的亲自介绍和李开复弟子周杰的现身说法,一幅关于创新工场具体运作模式的清晰画卷呈现了出来:

  人员:主要是工程师。创新工场规模将保持在110人,因为110人是沟通效率和规模的最佳平衡点,太少则不成规模,太多容易“官僚化”。110人中,法务、财务和人事等10人,另外100人组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将会分到一个项目。

  项目:创新工场不接受商业计划书,项目创意内部产生。李开复介绍,创意主要来源于国外产品带来的灵感和自己看到的商机两方面。

  运作:从创意到项目会用3—5个月,从项目到公司会用6—9个月,整个周期是1年左右。子公司一旦能成熟运作,便会脱离创新工场的平台,成为独立公司,由创新工场持有一部分股权。此后,李开复会帮子公司寻找诸如红杉和IDG等风险投资

  创新工场“预演”案例

  谷歌前技术总监、现北京浪淘金公司CEO周杰称,李开复为其创业“导师”,浪淘金公司的成长,可以看作是创新工场孵化创新型公司的一个“预演”。由于创新工场尚未正式孵化出企业,我们选取了这个案例进行具体介绍。

  浪淘金公司的专注方向是互联网效果广告,按照打来的购买电话多少向广告客户收费,与点击付费不同,这种模式更加冒险。经过两年发展,该公司业务规模1千万元左右,拥有70多人的员工团队。对于在美国已经非常红火的效果广告市场,周杰认为,该市场在中国未来5年内将有10倍的增量。

  从技术人员到创业企业的管理者,周杰得到了李开复不少指导。“我们定期会见面聊一聊,一般是两个月一次。”周杰说,“对我而言,以前在谷歌,带30多个人的团队,只是负责技术团队的管理。而创业做企业,要面临很多新的东西,包括人力资源、市场开拓、公关、营销策略等等,李开复会给我很多建议。比如说做市场,怎么做,怎么包装,跟什么样的媒体怎么谈?做销售的话,销售渠道怎么建立?有时不一定是他自己解答,他会告诉我‘谁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你可以找他聊聊’。这就是‘找到对的人,解决对的问题’。”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周3网络营销课-香港陈美仪 ·首届“西厢茶坊”知识竞赛
·11月4日薯光行动高端论坛 ·10月22日北京总裁学习沙龙
·王一淇老师语言色彩课程 ·北京新闻广播10月15日节目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2012年第14届中国特许加盟展览会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