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多方咨询也无法确定资料上的李电军身份,但2002年日出江南在经营范围里面把“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一项去掉。到了2007年,法定代表变成李舒谦,股东情况为高博文189.14万、李舒谦3.86万。
现任高科奶业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杜建明回忆道,太子奶最初只有一条生产线,日产30吨,年产值只有两千多万。
而李途纯也曾经提及,在建厂初期,为了让产品顺利投产,李途纯与其团队整整8个月都守在工厂里面,吃喝拉睡,寸步不离。后来在李途纯失势后,太子创业团队到北京另立仙山奶业,一方面当然希望与高科奶业抗衡,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再造第二个太子奶的奇迹。
2001年到2007年是太子奶崛起期,也是李途纯个人财富的积累期。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太子奶步入鼎盛时期,年销售跃升至16.8亿元,连续6年业绩翻番,而太子奶集团也发展成总资产逾30亿元、拥有过万员工、集科工贸于一身的大型发酵型乳酸菌饮料集团。
资本双刃剑:
野心之外 盲目对赌
7月29日,记者在被封的太子奶株洲基地办公室内看见,一幅巨型的“太子奶销售网络全国分布图”电路图还通电,密若繁星的红灯占据了大半张中国地图。
据本报了解,当时疾速崛起的太子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国内外的风投、私募纷纷找上李途纯,连雀巢也被指曾经考虑将太子奶收归旗下,但最终未果。
面对接踵而来的资本诱惑,一向惯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李途纯难免有点手足无措。2007年初,为了解决资金难题以及尽早实现上市,李途纯决定引进英联、大摩、高声合共7300万美元,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外方占股30%。同时,双方还签署了一份对赌协议。根据协议,在收到三大投行7300万美元后的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以降低对方股权;如完成不了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失去控股权。
与其说太子奶六年业绩飘红给了李途纯对赌的勇气,不如说李途纯难以摆脱民营企业家对企业做大的本能追逐。
在取得资金后,李途纯迅速给太子奶订做了扩张策略。短短数月间,李途纯凭借其在营销方面的才能,将太子奶的营销网络覆盖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50多个大中城市,还斥巨资先后在湖南株洲、北京密云、湖北黄冈、成都以及昆山建立乳酸菌生产研发基地。
“五年销售收入达到17亿元;利润3.2亿元;税收2.5亿元;就业人数655万人 实现2家下属公司成功在国内中小板或创业板发行上市。”李途纯在“日出江南集团五年发展规划”中为旗下包括辣翻天、湘味、红胜火、童装、五仙山等六所公司分别制定营业目标。
“当时几个车间日夜开工,几千号人在流水线上,非常热闹。”一位太子奶前线员工回忆道,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年后的太子奶竟深陷财务危机,自己在未来也成为堵厂讨薪大队中的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