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商业周刊》报道称,领导了谷歌中国实现其最大增幅的李开复,正在中国投资一家手机软件公司和其他11家新兴公司,由此发起了一股“孵化潮”,并希望可以从对网络技术的强劲需求中获利。
针对中国用户量身定做的Tapas手机操作系统,是李开复一年以前成立的“创新工场”的成果之一。现年48岁的李开复对商业周刊说,该软件将会在今年内提供给三家手机厂商。
随着历来对中国新兴企业的忽视的改善以及美国互联网公司越来越本地化,像李开复这样的风险投资和早期投资者们,正在押注在年轻的中国企业身上。
“这里有如此多的工程师正在解决有趣的问题,”李开复说,“我们尽可能的提供可以创造价值、兴趣和有趣事物的所需,并且由此帮助人们。”
李开复只是越来越多寻求帮助中国本土科技企业成长的投资者中的一员。他们希望有朝一日,他们扶持的企业可以复制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成功。
投资泡沫
“当风险投资公司们对硅谷的信心跌至谷底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了中国,”旧金山大学的企业和创新专业教授Mark Cannice说,“这将会帮助中国科技的成长。”
根据中国研究公司投资界的数据,今年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已经完成了295笔投资,价值15.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79笔,总价值10.7亿美元。
李开复说,创新工厂的资金来自美国中经和集团和富士康公司,为新业务注资范围1.5万美元至250万美元,并帮助他们获得技术力量支持。
“美国的企业,如谷歌和苹果,基本都是由天使投资人投资的。天使投资人拥有丰富的商业背景和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和员工获得成功,”李开复说,“天使投资的圈子在中国基本还没有。”
从IBM、甲骨文挖人
自从2009年9月从谷歌离开以后,李开复雇佣了谷歌中国的同事,并且从IBM、甲骨文、诺基亚、腾讯和百度招来了员工。
“在中国开展业务,需要和政府沟通并且获得支持,这就是李开复的角色,”USA Networks的创始人 和Springboard的董事长Kay Koplovitz说。
“创新工场”有1.15亿美元的基金用于支持新兴公司。李开复一天之内接到了7000份简历。他总共收到了10万份简历,雇佣了其中的150名。在和500家新兴企业开会以后,李开复的团队最终选择了12家公司进行投资。
“创新工场”投资的公司之一电子商务网站乐啊打折网的田鸿飞说,对于新兴公司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寻找合适的人才。“在中国的文化里,许多毕业生毕业了去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或者大型外企工作。”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