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当初的四川新津县新良种场到今天的希望集团,他们已成为拥有近百家企业,年销售收入80多亿元的“中国饲料大王”,成为中国新兴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 1992年对刘氏兄弟来说意义重大。刘氏兄弟的产业出现第一次分化:老大刘永言向高科技领域进军;老三陈育新负责现有产业运转,并且开拓房地产;老四刘永好跟随二哥到各地发展分公司,建饲料场。 1996年,刘永好组建新希望集团,并于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A股。 1996年,刘永好发起成立民生银行,并任副董事长。 2000年4月,刘永好收购科讯,正式涉足IT业。 刘永好个人财富已达到290亿,近年来在“胡润百富榜”一直名列前茅。 父子创业撑起一片天地 自计划经济时代起,茅理翔就开始在企业工作,做了10年会计、10年推销员。1985年,茅理翔开始承包慈溪无线电九厂。在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几位朋友的帮助下,上世纪80年代末,茅理翔开始研究电子打火器,不久,一种新型的电子打火枪问世。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发明的这种电子打火枪开始大量出口,被外商誉为“世界点火枪大王”。 1995年,55岁的茅理翔二次创业,成立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茅理翔任董事长,其妻张招娣任监事会主席,儿子茅忠群任总经理。 2005年方太创业10周年,茅理翔从方太董事长一职退休,转任集团主席。 经过父子俩 10多年打拼,“方太”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在2007年6月“世界品牌实验室”颁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方太以 38.62亿的品牌价值位列同行业第一。 体制内起步代表 国企改制时取得控制权 汪海退伍后,进入青岛橡胶九厂工作,1983年已经干到了青岛橡胶九厂的党委书记,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把手。这一年,青岛商业部门拒绝销售工厂已经完成生产的200万双解放鞋,橡胶九厂被逼到了绝境上。 在生存的压力之下,汪海带着员工走向市场,200万双解放鞋被他们装入行李,走向广大的乡村,一个点一个点地“推销”,这个后来叫做“双星鞋业”的企业,开始了自己的渠道建设。 1991年,青岛双星运动鞋联合公司与青岛第九橡胶厂联合成立了双星集团。集团的核心企业为第九橡胶厂,紧密层级企业为双星鞋厂、双星橡胶鞋厂、黄岛运动鞋厂、胶南运动鞋厂为代表的8家企业,彼时双星集团已经拥有成员单位29家,并建立起全国的销售网络。 1999年,双星集团改制成为国有独资企业,汪海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正是在这一年,双星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青岛双星国有法人股中的3000万股实施股权激励制度。 2002年,双星名人公司成立,其中国有净资产为1416万元。均为双星集团旗下鞋类业务的主要资产。青岛国资办公室决定,双星名人的这1416万元净资产中,用于股权奖励400万元,期股奖励523万元,剩余的493万元由汪海等管理层以自然人的方式现金购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