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我的感觉是,许多项目公益性很好,但商业可操作性尚需改进。我们不仅仅想看到大学生的项目计划,更想看到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营和实践之后能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成功的公益创业项目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第一是公益性,比如清华大学“阳光计划”为西部孩子加热午饭,武汉大学“魔法教室”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为贫困地区的孩子艺术支教,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第二是多人参与,比如北京大学“林歌计划”让每个宿舍都参与支持低碳生活,也有影响力(最近已经推广到北大本科三个年级三分之二的宿舍);第三要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比如北师大“绿净公益环保创业”的污水净化装置即源自实验室的核心技术;第四要关注实际问题尤其是那些被忽略的地方,比如浙江大学“恩佩克”项目的半封闭式校园防盗管理系统设计关注了校园丢车现象,武汉大学“救护之翼”填补了急救知识培训的空白;第五要有可执行性,越简单(标准化)越容易推广做大,尤其是做服务类的项目,在发现问题、改进、反馈、提高上要做得更规范;第六要有可持续性,包括经费、人员的可持续性(很多学生过几年就要毕业,人员如何接替?),项目不能设计得太复杂。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