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的版权斗争中,视频的版权争斗是激烈的,视频网站中的几个一线公司,互相指责对方侵犯版权,当然也包括它们被版权所有者起诉侵犯版权,大大小小的口水仗乃至司法官司,“络绎不绝”。
视频制作投入的成本是不菲的,它能产生的效益(比如电影、电视剧)也是相当惊人的,在利益的驱动下,版权所有者急红了眼,誓要讨一个说法,动力足够。加之大多数视频制作的组织,不是电影公司就是电视制片公司,也有相当的实力去和盗版者计较。故而,“动力+实力”便形成了今天视频网站的范式:版权是一个必须要打起精神重视的问题。
但中国文字领域不是。长久以来,互联网上对文字的侵权随处可见,即便是大型门户,也会利用一些所谓“网友发布”的手法,来行盗版之实。
一般而言,一篇文字稿所产生的商业价值相对没那么大,很多印刷媒体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和大型网站理论一二。故而,中国文字领域著作权,基本上在数字世界就是一句空话,除了一些极端的个案外,我们很难看到就文字著作权而引起的口水仗。
不过,时代终于演进到现在有人要就文字的著作权来计较一下了。这次争论的核心点是盛大。盛大指控百度文库有大量的著作权属于盛大所有的文字(其实也就是网络小说),看上去这是一次网络公司的争斗,但实则围绕的都是“数字出版”,对于盛大而言,谋求的都是“锦书”这款电子阅读器的利益,更进一步的,可以说是围绕“盛大转型”的战略关键点。
盛大起家于网络游戏,但其实一直没有放弃过自身的转型。在过去,它曾经布局过电视机顶盒,试图过控股新浪,但都以不了了之而告终。这次依靠旗下七家网络文学站点,借助手持终端阅读器Kindle模式的火爆,盛大第三次发起以“锦书”为核心的转型。现在看来,干得还不错。
当它发现百度文库存在着威胁到它“收费阅读”模式之后,引起的强烈反弹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有趣的是,新浪一个名为“爱问”的应用,里面同样有着大量的涉嫌作品,盛大却并没有找上新浪。笔者认为,一方面,锦书的负责人侯小强(盛大文学首席执行官)出身新浪,到底是老东家。另外一方面,基于高流量而产生的破坏力,百度远远比新浪更惊人。
而电子阅读器这样东西,本身对于传统出版社来说,也是相当纠结的玩意儿。毕竟电子书比纸质书卖得便宜。假设传统出版业牺牲平均单价是否能从更多的销量上换回来总收入还是能增加,这对于出版社而言其实依然是个需要再调研的问题。而中信出版社跳出来说盛大侵犯了它的权益不足为奇,畅销书也是有足够的利益产生动力让它和盛大较真。
于是乎,前脚我们看到盛大在那里拼命控诉百度的“不道德”,后脚就看到中信指责它自己也在那里侵权。商业上,你来我往,是真的关心著作权本身吗?
还不如说,很多时候都是利益罢了。利益到了足够的份上,自然商业组织们就会出来言之凿凿地捍卫著作权了。(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新媒体、互联网观察者)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