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热钱是一部“美”剧,那么在经过南美金融危机、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亚洲金融危机的“前三季”后,中国无疑是热钱这部大片最新乃至最精彩的“一季”。2011年11月外汇占款的大幅下降完全不值得沾沾自喜。回首2010年,热钱在中国的横冲直撞,进一步吹高了中国经济的泡沫,“热钱———中国季”的好戏还没结束。 而在负利率及无牛市的通胀中痛苦徘徊的投资者,如果能够读懂热钱,也许有赚钱的机会。
盯数据
热钱进场,价格升天
作为投资者,关注热钱对资本市场影响的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标就是外汇占款。记者调查发现,2010年外汇占款的多次异动,与国内多项经济指标有着明显的联系。
先看2010年每月新增外汇占款的变动,6月到11月分别为:1171.49亿元、1709.51亿元、2430亿元、2895.65亿元、5190.47亿元、3196.43亿元。从数据的变化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7月到10月是2010年外汇占款大幅攀升的周期,特别是7月和10月异动明显。而11月后,外汇占款开始环比下降。
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先看股市:沪指在7月2日创下2319.74的年内最低点,随后一路反弹至11月初的3186.72的阶段高点,此后便一路向下低位盘整至今。再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月22日,开始年内的大幅下跌之路,而9月到11月初,正是人民币升值最快的三个月。再看商品市场,以沪铜为例,2010年最大的一轮涨势同样起源自7月,并在11月中旬后小幅下跌。热钱大幅上升以及随后走低的异动表现,和国内资本市场去年行情发生乃至结束的时间点,可谓无缝结合。
看方向
赚取资产价格差
找准热钱进入市场的时间点,作为投资者,还需要把握热钱的赚钱渠道。
“热钱进入中国要赚的,就是三种钱”。厦门大学金融系副主任陈善昂教授告诉记者,热钱进入中国,首先是可以借助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而赚取利差,此外还可以通过赌人民币升值而赚取汇差。然而无论是利差还是汇差,都无法给热钱带来高幅度的收益,因此热钱在中国,主要是要赚取能带来巨额收益的资产价格差。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