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超越现有的,就是超越百度、腾讯,我觉得这个是太长远的事情,去为这种事情焦虑,那你就不该创业。创业的目标是创造价值,给用户创造价值,给你的股东创造价值,如果你能够创造百度、腾讯一百分之一,或者一千分之一的价值,你都应该很高兴了。
我觉得现在去想怎么超越百度和腾讯是非常不务实的做法。另外一个角度可能是说,百度、腾讯和其它的公司有些已经很强大了,那创业者应该怎么办。我认为虽然已经有很多强大的这种互联网公司,但是任何一个大公司它都会有很多的历史包袱,它也需要同时关注很多不同的事务。它当然也有很强大的流量、品牌和资源,但是要它做一个新的业务,尤其不是它特别聚焦的业务,其实是很困难的。
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巨大的公司,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并不是做很多这种相关度不大的业务的时候能够得到很大很好的成功。所以我们的看法是,如果你要做一个新的领域,当然你要张大眼睛,不要进入这种危险的地雷区,即是别的大公司可以一脚把你很容易踩死的地方。但是如果你找到了一个还是相对新的领域,然后你专注的、好好的去做,专注你的用户,不要整天去想这种大公司会怎么样,我觉得你一定会有很好的机会的。
我也觉得一个公司如果只会模仿,而不会微创新的话,那它是不会伟大的。但是如果一个公司,也许是模仿了几家,然后慢慢地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而且非常关注它的用户,而且在用户成长的基础上,从用户身上虚心的学习和理解,逐渐的越来越满足用户的需求,我觉得这个就叫做“微创新”。它是非常符合互联网精神的。
在10年、20年前,一个产品的研发周期可能是2、3年,或者更长,然后一推出就希望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软件。但是今天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好的实验室,也就是一个产品做2、3年才推出,这个不是最合适的,你应该做到一个最低可以被用户接受,不会被骂的产品,就先局部的把它释放出来,让你的第一批用户作为你的白老鼠,让它们来给你回馈,也许是直接给你回馈,也许是你率测试一些用户使用的满意度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个数据再来优化你的产品。
比如说你不知道你该用红色还是蓝色的字体,你就给一半用户用红的、一半用户用蓝的,看谁更忠诚,你就知道哪个颜色更好。所以过去很多需要做这种用户调研的项目花很长的时间和金钱,现在都不需要了,你就应该用这种微创新的模式来一步步的更深的、贴切的了解,并满足你的用户。这样的模式我觉得会是认可的,而且我认为美国确实有很多公司很创新,像苹果、像谷歌、像facebook,这些公司确实都是很创新,但是也有很多很多其它的公司,现在价值很高的公司,它们也是靠这个微创新的方法在一步一步的进步,所以我们不要把山寨、拷贝和微创新这两个捆绑在一起。我觉得任何一个公司努力的在做微创新,在深度的了解用户,它都是值得尊敬的,哪怕它原来是以拷贝出身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