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中终于公开现身了。
3月28日,在国美电器2010年度业绩报告发布会上,张大中担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后首次公开亮相。
3月9日,张大中被任命为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及非执行董事,填补陈晓离去的空缺;可第二天,他却“远走高飞”,按原计划登上飞往巴西的航班,开始度假,把外界诸多的议论和揣测扔在空中。
19天后,张大中甫一现身香港,便得到摄影机最多的关注。现在,无论是曾经的永乐电器,还是大中电器,都统归到他的麾下。
镁光灯闪烁,人们想知道已年满63岁的张大中“尚能饭否”?在他掌舵下的国美电器下一程会驶向何方?
走过最困难时期
香港的业绩发布会后,张大中又通过视频会议形式,与北、上、广三地记者见面。与张大中一同出席的还有国美电器总裁王俊洲、副总裁邹晓春、非执行董事竺稼和财务总监方巍。
下午6时20分,视频发布会正式开始。连轴转的张大中在视频中看来并未显出疲态,声音依然洪亮。他在致辞中毫不讳言,坦言“过去两年,国美度过了自上市以来最为困难的一段时期”。
毫无疑问,张大中所言的“最为困难”与“陈黄之争”密不可分。2010年三季度,“陈黄之争”最为难解难分之际,国美的营业收入为124亿元,净利润为4.78亿元,比二季度的130.92亿元和6.3亿元出现大幅下滑;去年11月份,黄光裕逐渐获得主动权,国美四季度营业收入又增至136.4亿元,净利润增至5.22亿元。
去年的国美内斗不可避免给公司业绩带来一定影响。尽管如此,据国美财报显示,公司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509.1亿元,同比增长约19.32%;净利润由2009年的14.09亿元增至19.62亿元,同比增长39.25%。
对国美电器去年表现,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博客)向时代周报记者评价,“去年陈晓在纷争之余仍能获得这一成绩,还算不错,完全抹杀陈晓的功绩是不公平的。”
而与苏宁相比,国美仍有不小差距。据苏宁发布的年报显示,2010年苏宁实现营业总收入755.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82%。国美销售额仅为苏宁的67.41%,净利润甚至还不及苏宁的半数。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高级研究员黎雪荣认为,去年国美内讧导致企业中层以下职工离职率上升,相应的企业服务质量下降,这也使国美流失大量客源。“这是去年国美落后苏宁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与苏宁的差距,国美电器副总裁、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国美分两大部分,上市部分和非上市部分。”上市部分现有门店826家,销售总额为509.1亿。“这样算的话,单店的产出约为6164万元。大中电器现在的门店59 家,未上市435家。整个未纳入上市公司部分为494家门店。如果视同单店经营能力相等的话,加上非上市部门的销售总额,那么则会超过755亿这个数字。”
虽然国美电器的销售额和净利润都落后苏宁,但值得注意的是,国美电器去年净利润增速仍然达到39.25%,比苏宁38.82%的增速略高。刘步尘认为,这也正是陈晓注重提高单个门店盈利能力下产生的效果。
对于陈晓的离开,张大中在发布会上只是淡淡表示,“国美对董事会架构作了适当调整。新的董事会架构能够使股东、董事、管理层在战略上高度一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