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投资是企业创建和发展的基础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人毫无准备地下海“试水”,结果因投资失误而步履维艰,甚至惨遭淘汰。因此,对于白手起家的中小创业者来说,如何正确投资,回避投资误区,就成为“试水”成功与否的关键,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必修课。
1、忌过度相信他人,不亲自进行市场调查
一位北京白领因所服务的外资企业准备撤出中国而失业,就想寻找一个合适的项目自己投资做老板。听到消息后,一位朋友跑来向他竭力鼓吹××项目的美好前景,并说如果他相信自己,“只要你投资20万元,其他一切事情全部由我来做。到时候,咱们俩五五分成。”这位朋友又一一列举了自己的市场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前景,结论是:××项目前景一片光明。这位白领受朋友蛊惑,不仅对20万元投资一口应允,而且在将钱交给那位朋友之前,也没有亲自或委托他人重新对这一项目的市场前景和这位朋友的办事能力进行任何调查。结果他的朋友拿到钱后,没多久就将项目做垮了,这位白领的20万元投资当然也跟着打了水漂。通常,创业者对他人尤其是亲密朋友的意见都容易过度信任,认为朋友的话即代表了市场的真相,自己无需再对市场进行调查,从而导致投资失败。在做投资决策时,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的意见与建议,哪怕这个人是赫赫有名的专家、你的亲兄弟、你的父亲母亲。毛主席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自尝一尝。这是万古不渝的真理,投资者更要牢记在心。
2、忌急于获取回报
温州有家私营企业的小老板,看到别人因生产某种塑料产品钱都赚疯了,不由得也心急火燎起来,赶紧筹集了资金,决定也要尽快投资上马这一项目。就在这时,他手下的一名技术员劝告他说:“老板,你只要将开工时间推迟4个月,我们就能安装调试好一种目前最先进的设备来生产这种产品,产品比现有设备生产的产品要好得多,相信也会畅销得多。”不料,这位老板听了却很不高兴地说:“推迟开工4个月?你知道推迟开工4个月意味着什么吗?那意味着我们将白丢掉上百万元的利润。”并且命令马上开工。但不出那位技术人员所料,工厂开工没几个月,就因为配套技术陈旧、产品科技含量太低而使产品陷入滞销。这位老板不得不重新投入巨资对才开工没多久的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创业者在初涉投资时,易受眼前利益驱动,而忽视长远利益,采取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这样做虽然能够使企业一时获利,却丧失了长远发展的后劲。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业者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更不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3、忌不愿寻求投资合作伙伴
国内一家生产消毒液的知名企业,在去春“非典”之前,就面临着市场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提议找“外援”,以“合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和化解投资风险。但该企业老板却担心无法控制合作伙伴,同时认为有那些找伙伴、谈合作的工夫,不如自己慢慢滚动发展,因而将此建议束之高阁。去春突然出现的“非典”疫情和急剧放大的消毒液市场,终于让这位保守的老板吃到了苦头,不但没有赚到本来应该赚到的钱,而且被其他几家同类企业借着“非典”契机一举超过,沦为业内的二流企业。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既要讲独立,也要讲合作。适当的合作(包括合资)可以弥补双方的缺陷,使弱小企业在市场中迅速站稳脚跟。如果创业者不顾实际情况,一门心思单打独斗,就很有可能延误企业的发展。毕竟,分享利润总比谁也没有利润好。春秋时代战国七雄尚讲合纵连横,投资者还是需要有一定胸襟。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