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企业讲道德是监管不力,转而寄希望于企业的自我约束,而讲成本是建立社会约束体系,哪个更靠谱,不言而喻。创新本来就只是天才能成功的事情,很难,不确定因素很多,成本很高。而且,在一个充满了山寨而得以成功的业界里,希望遇到成功的创新者,难上加难。腾讯很成功地成为山寨之王后,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和企业形象问题,也许还有越来越多的被打压者的不稳定情绪。所以他们也会采取系列措施来弥补这个问题,这就是成本。但我认为,这并不妨碍腾讯继续山寨下去。形象公关是一定要做好的,维稳也许是必须的,但业绩更重要。
消费环境方面,国内广大的消费者对于创新的需求和欣赏还构不成巨大的商业推动力。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挎着山寨LV,穿着A货阿玛尼,刚在温饱的大陆上打奶粉、面包以及田婆婆这些怪物,没能奢求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至于那些高贵的GM,他们并不在这个大陆上,都跑瑞士雪山脚下去买表,到巴黎某地下室去做衣服。**********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成功人士不做,路人做不出来,大企业在等着抄,市场呼声又不够大,创新这概念在这个大陆上就只能拿来玩弄,比如说微创新。说到底还是山寨手机从业者来得坦荡以及可爱,山寨就山寨,爱谁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