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观点也引起相关企业家思考。当当网创始人俞渝写道:正是因为有很多需求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才敢于做微创新。微创新对于我们,不仅仅是商业盈利的模式,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上市过程中,我们坚决不在财务数据上搞“中国忽悠模式”。既然做中国的亚马逊,就必须走国际化路线。2002年以后,当当网就是靠着一点一点的微创新,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判断力和道德信誉。这给我们带来了4070万美元的融资。
经常在行业论坛上唇枪舌剑的各位企业家们,私下里都偷偷研究别人的微创新。当很多人嘲笑俞渝所说的财务数据不“忽悠”够不上“微创新”时,美国股市传来了“诉讼中国麦考林”的消息。这绝不是调侃。 本k文k来k源k于k创k业k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事实上,互联网企业上市,不完全是解决投资一个问题。大多数企业通过上市,除了融资,还要引进国际化机制、管理、人才及其它资源。同时,投资者形成天使投资、二轮融资、三轮融资的投资梯次,在上市以后有资本关心、矫正企业的偏离行为、提供企业化解风险的资源。这一切都起到了降低风险的作用。
当当网等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后来已经公开化了。积极地说,使更多准备未来去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广告。
博客上,当当网首席执行官李国庆警告大家:把“财务数据做假”当成“中国模式”忽悠美国人,面临的就是诉讼。如果失败,将是巨额赔款,甚至因此停牌。
十年历史过程中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企业不但要推动自己往前走,还要推动中国发展机制和社会意识往前走。没有创新精神是做不到的。 记得2000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互联网前辈说:“我的创新就是在消费者已经熟悉的想法上去引导他们,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未来,我不会绝望和伤悲。”这个人就是马云。
特别赞同这个观点的史玉柱,在颠覆旧观念之后,带领着巨人冲上纳斯达克,与马云、马化腾、陈天桥共同谱写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神话。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专家表示,不赞成纠结“中国企业为什么非要去美国,而不在中国”这类问题,而是提示企业家拿什么去上市?可以走多远?他们认同这个事实:与其在别处张望,还不如在这里并肩。本k文k来k源k于k创k业k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微创新,“小巨头”也成功
美国人喜欢巴菲特讲故事,也喜欢世界各地的财富者讲故事。但是,故事背后的故事才是真正打动他们掏钱包的动力。
中国的企业家都是奉上“盈利模式”才有资格走上华尔街的。正如分析师所言:“撇开投资泡沫,看看几成货色”。
在美国上市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在国际资本眼里是“经过市场检阅的小巨头”。中国互联网行业是“小巨头”意识最强烈的行业,人人网、迅雷、优酷都是这个队伍中的佼佼者。
虽然说,互联网业内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估值,基本是“唯美国是瞻”,但是经过这两年的大潮冲击,中国互联网已经出现引领潮流之势,走在了老师前面。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认为:很多“小巨头”在中国无法实现上市愿望,美国给了机会,也让“小巨头”抬起头来看世界,早日成长为“巨无霸”。本k文k来k源k于k创k业k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但是,难题也摆在中国企业面前,从0到1,如何破题?
被视为潜力企业的优酷老板古永锵写道:我们都是互联网行业的老兵了,但是还有人说我们是蚂蚁雄兵。事实是,我一直要求自己做行业的小巨头,这是创新者的姿态。
2010年11月10日,诺亚财富(中国)上市。作为公司投资人、合伙人沈南鹏当日在博客中表示:“看到投资的企业走了那么艰辛的道路终于成功,知道自己选择一个小而美的公司是对的。
正是这个小而美的公司让美国人知道了“中国金融界的携程”。
目前看,已经上市和准备上市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逃脱忐忑状态。上市不足月的奇虎360老板周鸿祎被说成是“悟空”;6年前上市的百度老板李彦宏一句“闹中取静”的劝告被人说成“羡慕嫉妒恨”;张朝阳的“疯了”更让人难解其中味。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客观事实,在互联网行业或许更为严峻。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小巨头”企业是对国家有创新贡献的,他们的努力和实践本身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画卷:中国强大的未来不能没有他们。“互联网往事”一定有续集。本k文k来k源k于k创k业k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