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与“一代”企业家的差距
在吴萍眼里,这些“二代”同她所接触的“一代”企业家有很大的距离。之前带总裁班时,也出现过类似的紧急更换老师的情况,班里的学生虽然都是老板、总裁,都马上表示理解。
平时,大家也无不守时守信。一次简单的班会,也会从外地赶来,无一人缺席。有的学生应酬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下大雨,仍会准时出现在课堂。有一次她生病时,班里六七名学生带着鲜花、水果去看望她,令她颇为感动。
“成功真的不是随随便便的,人生太客观了,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成功。”吴萍直言,带总裁班时,常常被“一代”企业家身上的品质所感动、震撼。
吴萍认为,这些“富二代”们应该好好学习父辈身上的企业家精神。受教育就要受敲打,企业交给你后,会遇到更多、更困难、更复杂的事情,他们必须学习“一代”企业家的气量和胸怀,否则以后也没法经营企业。
对“二代”的成长仍充满希望
不过,戴明朝仍然对促进这些学生的成长表示宽容和充满希望,“在他们的年龄段,做不到那么好是很正常的,如果现在就能表现得那么宽容谦卑,就太了不起了”。
戴明朝计划对每个学生单独做思想工作,在对第三期培训班的管理上,他立志要一改从前的模式,整顿纪律,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否则退学。
在午饭的饭桌上,吴萍忍不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几个孩子没吭声。“90后”杜旦妮是班里年龄小的,也是戴明朝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后来,她主动找了两位老师沟通,坦承自己的想法,认为在交流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并希望加以改善。
吴萍也承认,学生们的一些抱怨是有道理的,这个培训班确实有一些没有兑现承诺的地方,比如该请的老师没有请来,游学的安排不够周密等。她也希望能够通过努力沟通,使状况得以改善。
“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吴萍觉得,造成孩子们这种状况,家庭环境亦难辞其咎。很多家长一味宠爱孩子,同时由于自己太忙,没空教育,往往扔给保姆、管家,造成孩子性格和为人处事的缺陷。
“基业长青不长青,根本不是你说了算。”在培训班的课堂上,王石泉对台下的学生们说,国外几百年的企业很多,国内却没几个。王石泉告诫他们,“要记得,你们父母致富是因为改革开放,你们获取的资源是从别人手中拿来的,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要做个真正的企业家。”
杜旦妮觉得,这3天没白来,学的东西特多。新闻发布会是上午开还是下午开好?如果你是“冠生园”和“双汇”的老板,要怎样应对危机,主动传播?新闻发布会、通气吹风会、公关座谈会、个性化采访有什么区别?在课程中,这些问题都被一一“扫盲”。
在模拟采访中,几个孩子也屡屡被刁难和问倒。在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秦畅的指导下,学生们从仪态开始学习:要将上肢放在桌上,身体不要过于前倾或后倾,与身边人要有身体语言的交流;进而是如何分析问题,随机应变,给予机智的回答
不过杜旦妮感觉到,更重要的是,此前,自己确实有些不自觉的优越感,而在访谈中,她开始换位思考,“学会真正把自己放下,才能体悟到一些东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