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动机
腾讯的转身是观察平台化动静的典型样本。
此前多年,它凭借QQ客户端汇聚的海量用户群为依托,它们塑造出一个集结各种盈利模式、贯穿各类互联网业务的商业平台,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
它的模式一直被诸多互联网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所沿用,其本质是企业凭借原有基础业务积累的资金、流量、用户资源导向其他业务板块,或横向扩张拓展业务形态,或纵向进入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进行垂直整合。
不过,现在腾讯遇到了一些烦恼。上周,腾讯公布的今年二季报显示,利润环比下降18.8%。而此前数季,它的业绩尽管仍一路增长,但应收增幅也持续收窄。
此前的发展方式看来已经失速,这就是“类腾讯模式”的边界。用户增长的“互联网人口红利”衰弱,加上激烈竞争致使行业高度拥挤的结果会使得扩张效率走向边际递减。
自然扩张受限边际,但互联网公司尽量挽留用户驻留时间,争夺互联网流量入口的欲望不会熄灭,于是开放平台的方式就成了新的最优选择。通过这一方式,他们可将解决户需求的多样性和企业自发扩张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构成的一次调整,一众平台商此前多以面向C端业务为主,而今后将会增加不少B2B业务的戏份,进而整合成B2B2C业务模式。
新规则待建
新的生长方式出现,但如何界定"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边界,平台级公司如何设定自身的为与不为,则成为了行业的新命题。
本周举行的互联网大会上,腾讯CEO马化腾表示,在互联网向传统行业渗透之际,如传统媒体和电子商务,垂直和娱乐领域有很多机遇,“企业要认清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开放,哪些需要变革。”
他给出的答案是占腾讯50%以上收入的游戏业务很多营收是来自于合作伙伴,腾讯只是提供平台;对于电子商务,影视娱乐等,也在合作之列。
曹国伟也表示,新浪微博不可能介入电子商务或移动互联网所有的产业链。
不过,即便是一片高调的开放声中,亦有诸多纷争。的6月,多玩CEO李学凌公开炮轰腾讯封杀YY语音聊天IM软件按;5月,人人网被指封杀在社区、团购领域的竞争对手点点网、美团网。
境外的平台商如facebook、苹果等,面对开发者均自持角色,不与其同业争利。在竞争规则不明晰、弱肉强食见惯的中国互联网业界,弱势开发者如何面对强势平台令人担忧。
有开发业者表示,眼下平台林立,彼此之间尚有制衡,除了产品被盗版抄袭,暂时还不必太过担心。他表示,在一家平台上发展取得成绩后,可以考虑跨平台合作,“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实际上,此前过度依赖facebook的Zynga近日入华与腾讯合作,也同样是基于这一逻辑。
互联网资深观察人士谢文说,真正的开放必须具备三要素,一是对应用层面开放;二是对平行的平台开放,即一个ID走天下;三是对人的行为关系数据的分享。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开放态度,由此看,中国互联网的开放还只是刚刚迈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