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重”也难
但太轻往往也不一定是好事。分类信息网站有点“太轻”了,以致于在整个交易链条上控制力度很差。这种“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是在对信息质量的控制上。这其中又包括两方面:一个是上传方的控制,另一个是对上传信息真伪的判断。另一方面是对交易的控制上,特别是对交易环节的介入, 卡住资金流通道才会有更大的话语权。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就是怎么提供一个完整的优质的用户体验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怎么样更好的黏住用户,获取更大 价值的问题。如果说“轻”能保证58同城这样的分类信息网站获得大量营收,而适当变“重”则是它们接下来不断增强竞争筹码,打造一个强大平台的必经之路。
解决信息的真实性,已经被很多人定位为分类信息网站的“命门”所在。对此,姚劲波表示,公司在2010年新招近600名员工,其中有接近一半将是商 家销售人员,从线上、线下引导商业用户如何使用分类信息网站。现在分类信息网站已经在从海量信息到了真实信息的对比阶段。据姚劲波介绍,他们已经开始从四 个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智能识别。每天用户发布的100多万条信息,58同城都会用技术加人工的手段进行判断,把不符合规定的删掉,帮用户进 行一遍过滤。第二个方面是信用认证。58同城会对一些商户进行实地考察,对于符合要求的商户进行信用认证,这样商户就可以直接在58同城上销售产品,58 同城也相当于为它提供了一个担保和推荐用户选择它的服务,同时58同城也可以和其展开进一步的合作。第三个方面是人工审核。大量的信息其实都是机器难以判 断的信息,而人工审核在整个信息过滤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还有第四个方面是网友点评。它允许用户举报,只要收到一个举报,说账户违法,58同 城会马上反应,把跟它IP相关,手机号码相关的所有帐号全部冻结掉。另外就是在论坛里,让所有人发布受骗记录,让大家学习是怎么被骗的,然后学习一些防骗 策略。58同城还专门在网站很多区域都标注了很多防骗提示。
58同城另外的一个变“重”的重要方向也值得严重关注。最近几个月里,它大批的引入一些空降兵,开始在团购、交友和电商等领域开始大规模发力。总的 来看,这些业务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它们都是58同城现有成熟业务的自然延伸。团购的商家资源就是58同城现有的商户资源。58同城的交友内容一 直是热门板块,但缺乏规范化的引导和运营。而电商类的很多解决方案都可以由现有的需求中来提炼。第二,这些业务都能增加用户黏性,具有一定的媒体和内容属 性。团购本身就能沉淀大量的真实用户资料,并且本身也是一种广告形式。交友本身就是一种内容运营,自然会吸引大量的用户长时间留在网站上。第三,盈利前景 都非常可观。这些业务既是现有业务的有机补充,也都是未来盈利前景明朗的业务。也是支持它进一步增加营收的重要来源业务。第四,这些都是在线支付的载体。 58同城最大的问题是很难介入供求双方的交易环节,而通过团购、交友和其他新型电商服务的尝试就可以以此为理由慢慢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为接下来卡住全站 的现金流通道做好铺垫。这恐怕也是它处心积虑做这些事的核心考虑吧。第五,这些业务和其他分类信息的本质不同在于,这是58同城自己主导的项目,可控性 强。它避免了之前分类信息网站,不管是供方还是需方,不管是内容还是交易都不可控的局面。从信息流通道到资金流通道都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虽然核心资源来自于分类信息,但却从之前的“两头在外”模式,直接过渡到了现在的“关门打狗”模式。
但从现实意义上来说,58同城关于“真实性”的探索只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它能降低虚假信息出现的概率,但不能真正保持信息的真实性。这其实和草根出身的鱼龙混杂的“淘宝”想杜绝假货和精品出身的从一开始就走品牌路线的“京东”模式从来没有假货的现象是一模一样的。58同城的基因已经决定了它的“淘宝”属性是难以改变的,如果它要改变虚假信息的现状,就只能重新建立另一个类似“淘宝商城”的分类信息社区。而从盈利角度而言,一个可控的社区比一个不可控的平台盈利能力更强,也更有价值。而58同城在团购、交友以及其新电商业务的尝试方面似乎也已经模糊的流露出来了“淘宝商城”模式的一些影子。“分类信息+垂直网站”,这是分类信息网站未来的新出路?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