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者缺乏创新
《天使投资》书中提到,马化腾和周鸿祎都有很好的微创新,但还是缺乏创意。书中列举了中国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山寨美国而来,比如:Q Q山寨ICQ、新浪山寨Y ahoo、百度山寨G oogle、当当山寨A m azon等等。那么,中国创业者缺乏创新的根源是什么?
“我认为,中国缺乏创新的根源存在两方面。”唐滔说。
其一,中国创新环境不足。在国内辛辛苦苦开发的一个产品或研究的一个发明,马上就被山寨了。创新发明没有任何回报,山寨产业却获利颇丰,久而久之就没有人再去创造发明了。
其二,教育体制制约了创新。在美国,教师教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而中国教的、考的都是教师灌输的知识,而不是思维方式,这就是中国出不了乔布斯的主要原因。
在书中,唐滔总结了创新需要的11大元素:教育的培育和社会文化的包容;丰富的工作实战;各地政府启动资金的支持;天使及早期投资人的提拔;市场和伙伴的推广;法律对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保护和行政制裁;风投和银行的青睐;创业板和国内外上市的认可;广大投资人和用户长期的爱戴;优秀的创业团队和优秀的领导者;亲友和团队的鼓励。
高科技和互联网项目已经出现泡沫
作为投资者,你认为哪些行业最具创新力?哪些领域的创业项目更容易得到天使投资人的青睐?
单纯来说,对于行业和回报,投资者更看重回报。而且这种回报对于天使投资必须是几何级的回报。唐滔认为,传统行业对于新来的资本是没有机会的。
相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领域吸引了不少投资,正是由于一窝蜂式的投资,造成供求比例失衡。现在国内很多高科技和互联网项目已经出现泡沫,这个泡沫主要是估值泡沫,是由于私募资金和风险投资抢项目造成的。我很担心美国天使投资领域的历史也有可能在中国重演。
唐滔所指的是在美国硅谷曾发生的事,1997-2000年科技网络泡沫时,创业者疯狂追捧天使投资人,而他们丰厚的资金却导致了成长型公司的估值泡沫,当泡沫破灭后,很多硅谷的天使投资人血本无归,消失了一大批天使投资人。
“我不看好中国的网络科技项目。”唐滔说,因为投资退出只有靠赴美IPO,而最近上市失败、破发等一系列隐忧出现,加之同质化、泡沫、造假等现象没有改善,未来的状况会更加严峻。比如国内社交网站同质化问题已相当突出,新浪、腾讯、搜狐、人人都变成T w itter与facebook的混合体,加上本地化,终端产品极其相似。激烈的竞争只有靠烧钱来维持。
就个人而言,我更看好非网络但有创意爆发力的现代化产品和服务,如医疗健康、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环保、光电设备等行业。
后记
采访唐滔,源于不久前记者与《天使投资》出品方,湛庐文化副总裁张晓卿女士的一次交谈,谈话中她向我力荐唐滔,称他是一个有故事、有背景、有见地的采访对象。当时我并未应允,只是答应先看看书再说。
读罢此书,第一感觉这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创投手册。联想到社会上流传的“大学毕业即失业”,以及很多创业者苦于资金的困扰而无法实现梦想的种种现实,遂有了采访唐滔与将《天使投资》推荐给读者的冲动。尽管一年半前的唐滔还不会敲中文,中文表达也有些逻辑不清,某些观点阐述不够完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两个小时的交谈。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