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最初都有一份梦想,它是一种没有理由毫无根据的自信,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镜头上的孙正义娓娓道来,一直渴望创业的秦涛却被这句话瞬间击中,内心激荡着巨大的冲击和鼓舞。忽然想要看到更广阔的天和地,见识到更辽远的世界和人心。
于是,2001年,体内流淌着不安分血液的秦涛,带着这笔钱,背着书包,直奔北京闯荡。这一年,他19岁。
“刚到北京那会儿,活动在静安庄,就是国展那块,住着10块钱一天的地下室。日子忙碌、辛苦,但很充实。”
但是秦涛的第一次北京之行,只坚持了5个多月。期间,他做过演员、股票经纪,还有字画销售。这些职业囊括了北京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为19岁的秦涛打开了一扇扇光怪陆离的门。仿佛能眺望到未来的无限景色,却找不到一条从脚下真切通往那里的路。
折腾5个多月后,秦涛似乎一无所获,钱也花光了,背着来时的书包,他坐车回了邯郸。火车缓缓驶出北京时,他默默看着窗外,心中有个坚定的声音:“北京,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二闯北京,拉开创业序幕
到家后的秦涛,兜里只剩了30多块钱。5个多月的历练给秦涛的触动很大,但他没有被那些地下室辛苦的旧时光吓倒。回到邯郸后,一边总结,一边继续修炼创业内功。
秦涛的脑筋似乎从来不缺赚钱的主意。靠借来的200多块钱,他去一个写字楼租了一个办公室,开了一间没有电脑不是“公司”的公司。有意思的是,他把一般按行规明码标价支付的租金硬是从250元/月谈到了230元/月,而且凭着之前在广告公司的一些经验,居然还让人给他免费做了一盒名片。秦涛的口才和业务能力,开始初现端倪。
名片上印的是“蜘蛛网图文策划制作中心”,他当起了公司的“光杆司令”。他承接的业务是“印名片、做画册”,每天到街头和各个单位去“拉活”。然后再找别的广告公司去印刷,赚取一个差价。
“后来陶瓷技校、邯郸水泥厂都在我这儿做了挂历和画册,接着就开始接广告牌的生意,价钱8块钱一平米。我去找工人——邯郸地上坐着等活儿的那种散工,给他们30块钱一天,然后找人焊角铁、喷绘,做好后让工人扛着给挂上去。就这么坚持了11个月。”秦涛回忆起这段日子,仿佛就在眼前。
2003年,家里给秦涛找了一个很不错的国企单位想让他稳定下来。但是秦涛没多久就筹集了50万元,开了人生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广告公司:邯郸市懒蚂蚁广告策划有限公司。承接当地广告牌、活动策划和一些印刷业务。“那会儿邯郸市东站的广告牌就是我们给做的。其实最初创业,我就是想赚钱,没有多大理想。”秦涛坦诚地说。
然而钱是赚到了,他又开始不满足。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当互联网的商机第一次出现在他面前时,秦涛敏锐地觉察到里面庞大的资源和发展空间。他无可救药地迷上了这张网,一头扎进去研究里面的奥秘,如痴如醉。
这时,第二次去北京的念头越发强烈,他感到了一种召唤,情不自禁。
“那会儿因为有国企这个铁饭碗,我妈直接跟我说,你要敢走,我就上吊!”秦涛笑着说,“最后经过沟通我还是去了北京,当然,我妈也没有想不开。”
以上学的名义,秦涛再次回到北京,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的继续教育学院就读,拉开了第二次北漂的创业序幕。
舞动北京,年轻没有失败
似乎命中注定,创业主题的射手座秦涛总是不停地想看到更高更远的风景。学上了一年半,他就把老师给“忽悠”下海,一起做项目。2007年,他正式离开了学校,虽然学校最后发给了他结业证,但他没有要,因为他知道自己追求的,绝不是一纸证书。
怀着对创业的不改热忱,秦涛参加了央视《赢在中国》真人秀的创业挑战比赛,是第二季的参赛选手。这次参赛是他创业路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通过比赛,他认识了《赢在中国》全国各地80%以上的创业者,还参加了北京创盟,和一帮有创业志向的朋友们一起参与了各种和创业有关的活动,譬如举办大学生就业大赛“赢在明天”等。在创业的路上,秦涛第一次不是一个人战斗,他的身边,从此多了无数有着共同理想和憧憬的朋友们,有了各种创业项目和资源。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