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潘阿胜来说,每个月至少会有几十个“万家购物”的会员来购买,他情愿多付出这16%的钱,跟多出来的客源相比,这16%的成本根本不算什么。
更何况,对商家来说,总是有办法来消化16%的成本的。“他们来购买我们的产品,打比方说,100元的产品,顾客可以还价到80元。如果是‘万家购物’的客户,想要直接来返现的,我们就不接受还价。”嘉兴一家经营蚕丝被的加盟商史小姐表示,羊毛出在羊身上,愿意返现16%的商家,大部分都是抬高价格后再进行销售。
这就是“万家购物”一直宣称的特殊的发展模式。今年2月15日,“万家购物”推出“一元返利”超高回报政策,导致加盟商和会员数量急剧扩张。
此后,他们还用了许多轰炸式的广告,比如,“消费满500返500”、“消费=存钱=免费”、“你消费、我返钱、零成本购物”等诱惑性极强的“零成本消费模式”,对外进行宣传。
此前,亿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建成公开对媒体表示:“我对‘万家购物’这种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很有信心,我们是2010年7月份开始正式运行,2011年做了65个亿。2012年我们制定的目标营业额是1000亿元,接下来我们还要超过阿里巴巴成为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截至今年6月10日的数据显示,网站参与分红返利的有效积分接近5740万个,网站累计交易金额高达287亿元。这个成绩算是十分惊人的,“万家购物”从起步发展到目前这个程度,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
这个游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金钱的诱惑
潘阿胜知道,他的许多客户,每天都会去查询银行账户,看里面的返利额增加了没有。
他开始有些心动起来,和他想的一样的加盟商还有很多,他们由此也慢慢变成了“会员”。
“我也开始去买东西,去专门找和‘万家购物’签合同的加盟商。”潘阿胜说,从今年2月份到4月份,他买了有将近10万元的商品,大部分都是家电以及电子产品,作为加盟商,他显然很信任这样的模式,在他看来,是风险系数极低的。
潘阿胜和他的几个合伙人,也每天开始去查银行账户里的返利额有没有增加。他们甚至觉得还不过瘾,就开始玩一种更高级的“游戏”。
“只往里面打16%的钱,然后通过一些亲戚的账号去套现。”他向记者解释,打个比方,打1万元的16%,也就是打1600元给“万家购物”,然后希望通过其他账户来返还1万元的钱。
这是不少会员都钻的一个返利购物模式的漏洞,只需缴纳16%的“佣金”,不再进行线下商品交易,即虚假消费。结果是“消费返利”变成了“投资返利”,而网站也从“返利促销”逐渐成为“返利投机”的金融游戏,直至涉嫌传销。
不仅如此,他也介绍了许多购买者成为他们的会员,在“万家购物”的体系里,会员、VIP会员、金牌代理、金牌代理商和区域代理商等层级,发展会员的数量也可以作为计酬或返利的依据,这样可以引诱参与者继续发展会员。
这个游戏当然没有办法玩下去,理论上的500天返还500元,让“万家购物”自身也无法维系。从今年2月15日起,“万家购物”坚持每个分红权每天分红1元的促销活动,大约每天亏损600万元,到5月25日,累计亏损超过6亿元。
如果说,这种返利模式最初被说成是一种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这种第三方导购平台却慢慢走向了一个极端。
金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诚华表示:“这种返利模式是建立在公司销售业绩不断增长的前提下的。实质是以后人的消费来支付前人的返利,随着业务的急剧扩张,各种风险日益显现。”
潘阿胜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作为加盟商中的“创新者”,他一样品尝到了苦果,投入的几十万元买家电的钱已经没有了“返还”的可能,想钻空子去返的16%的钱也打了水漂。
在已被警方封锁的金华万家购物李渔路办公室的楼下,潘阿胜和其他几个加盟商就这么呆呆地站着,全然不知道天色已经慢慢暗了下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