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制度和团队是保障
1994年,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创业和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合资成立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华润雪花从一个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品牌。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超过70家啤酒厂,占中国啤酒市场21%的份额。2011年通过一系列并购、兼并,华润雪花拥有工厂数将超过80家。
华润雪花能够快速成为行业的巨无霸,与其在渠道方面的精耕细作密不可分,而这又与其内部强大的经营体系和制度以及一只“向太阳的队伍”紧密相关。
第一,在分销方面,他们有个275行的体系。这个275行的体系,一直延伸到雪花啤酒进入一个餐厅能卖多少箱,包括税、成本、进店的费用、盈利等,如,增加1元/瓶的瓶盖费销量能增加多少?是盈利还是亏损?如,决定是否进某一个小店和酒楼?多长时间能够赢利?赢利状况如何?对手怎么反击和应对等等,都有一套严密的体系和系统。
第二,蘑菇战术的运用。所谓的蘑菇战术,实际上就是先占领一个个小的区域市场,形成小的蘑菇,在整合过程中让这些小蘑菇长大,最终连成一片“蘑菇云”,成为一朵大“蘑菇”。这正是华润雪花啤酒得以在短短的十年左右时间一跃成为中国啤酒市场领头羊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手段。
蘑菇战术具体在操作上,首先是收购省内第一或第二的强势品牌,然后通过终端锁店在渠道内取得竞争优势,再逐步收购地方竞争企业,最后在全省取得垄断地位。所谓锁店,就是直接用费用买断终端的专销权和主销权,是抢占终端建立排他性优势的“必杀绝招”,雪花啤酒策动巨资在全国展开地毯式锁店,迅速在各省实现垄断优势。
通过这种方式,华润雪花啤酒采用蘑菇战成功占领四川、辽宁、吉林、安徽、天津、武汉等大片区域市场,在当地几乎处于市场的垄断地位。
随着雪花啤酒锁店的立竿见影效果显现,全国酒类企业纷纷效仿,锁店竞争迅速在全国蔓延。在餐饮渠道中,锁店也早已成为了企业占领餐饮终端的重要一拳。
第三,强化渠道扁平化战略。为了保证渠道的竞争力,保证“中央军”与“地方军”的完全统一和融合,雪花早些时候就实施了全国的渠道改造工程,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向终端倾斜,实现终端的占位,虽然渠道改造可能会减少一些经销商的“表面”盈利,但使得经销商利润来得更稳定。因为渠道改造后,雪花终端的走量是增大了,而不是减少,服务和支持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渠道管控不是弱了,而是强了,渠道不是累了,而是轻松了,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啤酒渠道闭合式循环。
第四,有勤奋、专业的团队。实际上,华润雪花的快速发展,背后其实是一群人。华润雪花这个管理团队是能吃苦的、很善于学习的。而且,华润雪花从不强调个人,都是强调集体和团队。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全国大一统的实现,虽然华润雪花全国有42家区域公司,但是却只有一支销售队伍,以营销公司的形式在各区域负担起华润雪花全部产品的销售。这就是华润雪花与其他啤酒集团公司在组织竞争上的核心差别之一。
总之,雪花啤酒这种不依赖于个人而通过体系、制度和优秀队伍等建立起来的渠道更具有聚合力和忠诚度。在不同的区域,为了保证完全的品牌竞争力,雪花啤酒会保持合理的经销商数量,通过有效的分销模型进行规划和指导;同时,不同的分销模式对经销商的要求和数量都有差异。市场不同,模式会不同,而且每一个模式都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支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